升会旗,奏会歌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
来自重庆的扬帆盲童管乐团上台
他们第一次演奏就让导演眼睛湿润
盲童排队一起走的画面
直播中没有播出
同样感人:
一个都不能掉队
来听听这些孩子们
有哪些话想说
吴浩屿是大鼓手,在47人中最小。来北京之前,他不知道鸟巢是国家体育场,以为里面有各种鸟,还有鸟蛋。这是他第一次长时间离家,出发前才突击学会自己洗衣服。来北京后,他有机会和张海迪阿姨拥抱,这是最让他高兴的事。
团员蔡晓雪今年17岁,单簧管乐手,戴着墨镜,说话时总是习惯微微抬头。因为不能模仿,盲人常常没有表情,她通过衔筷子体会微笑的角度。
她的难题在于吹出去的声音在“鸟巢”反弹不回来,她听不到自己和同伴的声音。为此,他们干脆到室外排练,以适应环境。
往常,他们排练场所在学校的音乐厅。这支管乐团诞生于2011年,以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的视障孩子为主要成员。最初的34名教师中,有教体育的,也有教按摩的,还有保卫科的,只有两名音乐老师,大多数人没摸过乐器。
成立10年后,他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豪华”音乐厅,有可伸缩的LED幕墙,音响跟重庆大剧院一样。即使是在无电状态,声音也能最完美地呈现出来。音乐厅有533个座位,座号上印有盲文。
沈晨第一次站在3米外听到这支乐团的演奏时,流泪了。他知道,健全人可以通过乐谱熟悉乐器,而盲童只能通过触摸来感知乐器,再把音乐背下来,才能演奏。
47个人合在一起,没有指挥,靠的是心里的节奏。“这背后的故事恐怕比我们了解的和台前展示的多得多。”沈晨说。
随着与残疾人接触越来越多,沈晨发现,他们的能量绝不亚于健全人,虽然某些部位残缺,但其他功能强大。
他用一个例子来证明:里约2016年夏残奥会上,男子1500米T13级别的比赛中,1至4名都超过了当年奥运会同项目的冠军。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张力友 青蜂侠 杨杰 郑重 李隽辉)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4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
头条 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