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运动员谈“来北京实现梦想,践行残奥精神”

时间:2022-03-14 06:21:43 来源: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万琳 张博岚】瑞士选手特奥·格米尔用“Chinatastic”来描述他的北京冬残奥之行。他解释说,这个词是“China(中国)”和“fantastic(棒极了)”的结合,这是他能想到最贴切的形容。在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格米尔也实现了童年梦想——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中走一次。

北京冬残奥会是这位瑞士残奥名将第一次来中国。格米尔2岁因患水肿导致身体偏瘫,3岁开始学习滑雪。22岁时,他在平昌冬残奥会摘得3枚金牌,4年后他又在北京收获高山滑雪男子滑降站姿组铜牌。在北京参加冬残奥会期间,格米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他与一名保安人员的自拍视频。视频中,他教这位“每天早上都会见到的中国朋友”用瑞士德语说“比赛加油”。格米尔说,虽然一些志愿者穿着防护服只能看到眼睛,但他们每个人都“非常友好”“都很热情地招待我”。谈到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设施时,格米尔说,中国在过去7年的冬季项目发展让他感到惊讶。“在活动组织方面,这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比赛。”

虽然在北京并未拿到金牌,不过格米尔并未灰心,他已开始准备下个赛季。“我家里有足够的空间来放下更多金牌……成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是我童年的梦想,我会努力到最后。”格米尔另一个童年梦想,便是“去一次‘鸟巢’。”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与家人一起观看2008年北京夏奥会之后,就在心里埋下这颗种子。“我肯定会再来中国的,”他希望下次来北京可以游览长城。

为北京冬残奥会“点赞”的运动员不止格米尔。此次共有46个代表团的564名选手前来参赛,除了对场馆、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等组织方面的直观感受,北京之行也加深了他们对残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正如格米尔所说,“残奥林匹克精神是由情感、童年梦想和人人平等的文化混合体。作为残奥运动员,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把一些情感回馈给支持我们的人,也把梦想传递给年轻一代。”

在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体育运动的价值一直都在。残奥会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伤脊髓的军人们的复健治疗,逐渐发展为以残疾人为对象的国际运动赛事。北京冬残奥赛场上,斯洛伐克冰球选手马丁·乔帕曾在一次车祸后双膝截肢,直到朋友带他去看残疾人冰球比赛后,他开始参与这项运动。他笑着告诉记者,“运动让我交到更多朋友,我也开朗了起来。”

巴西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艾琳·罗莎为了练习滑雪,日常在巴西圣保罗州乡村小镇圣卡洛斯的热带草原、长达6公里的柏油赛道上练习,当地温度常年达40摄氏度。“我总是说,我们的身体状况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自身的恐惧,勇敢地去追求。”

改变不只发生在残疾人身上。“我不喜欢别人觉得我需要被‘特别照顾’”,法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员卢·布拉兹对记者说。长期从事残疾人志愿服务的冬残奥会志愿者李羿,在指导其他志愿者时也经常叮嘱:“如果残障人士不想诉说,绝不要执意去帮助。精神平等,是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尊重。”

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有一条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残疾人选手换上坐姿滑雪器后,可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整个流程。此类设计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还有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残疾人选手需要平等和尊重。比如我们跟在他们身后进门,他们会帮我们开门,这种感觉非常温暖。”冬残奥村志愿者郑伟博对记者说。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