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国新办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等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我国已突破并掌握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
“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郝淳说,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正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进行飞行后恢复。
他表示,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关键技术。自2020年以来,先后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看,通过6次任务实施,相关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全面突破,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他介绍说,我国全面突破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大型柔性电池翼可驱动机构技术,还有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都得到了突破,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攻克了技术难关。
同时他表示,通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我国完善了任务的组织指挥体系,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运营管理体系,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综合效益。
他说:“总的来说,通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我们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全面验证了工程各个系统执行后续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匹配性,另外,还检验了工程常态化、高密度实施任务的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
郝淳表示,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3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至此,包括天和核心舱在内的空间站3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其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也是由3名航天员组成,这3名航天员将在轨和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完成轮换以后,在轨工作和生活6个月。
他说,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新一代载人飞船可搭载7名航天员
对于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航天工程有哪些蓝图构想的问题,郝淳表示,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他介绍说,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它的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正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空间站这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他说,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
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
“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郝淳说,“我们还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不断提升空间站综合效益,推动载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纵观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月球一直是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块热土,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驻京记者 李萍)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8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7
头条 22-04-16
头条 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