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邓孝慈】3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通过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搭载航天育种实验项目的机会公告》,公开征集航天育种实验搭载项目。我国自1999年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开展航天育种搭载实验,目前已取得众多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成果,助力国家种质资源创新和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迄今为止多种农作物品种在经过太空的“洗礼”后,产量明显提升,多种航天育种农作物也已经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经过太空“洗礼”,多种农作物产量明显提升
(资料图)
“目前通过航天育种育成的,在地面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作物种类有主粮作物和一些蔬菜作物,其中就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辣椒、番茄以及牧草苜蓿、太空莲等航天品种。”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赵辉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许多航天育种农作物目前已经进行规模种植,例如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的水稻种子中筛选鉴定出的种质材料在近5年间已育成“华航51号”“华航57号”“深两优1978”“华航61号”“华航62号”“深两优1578”“航5优1978”等近10个优质高产多抗的国审省审水稻新品种,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
“我国小麦生产的平均亩产在400-600公斤左右,而在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上搭载的‘阜麦8号’小麦种子,经选育区试于2021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育成的航天小麦新品种——‘阜航麦1号’2021-2023年的种植面积将超过50万亩,亩均产量达到800公斤以上。”赵辉称。
此外,赵辉进一步介绍,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搭载的蔬菜种子中选育出优良变异株系5000多个,育成了20多个航天系列辣椒、航天特色番茄等蔬菜新品种。航椒维生素C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较当地主栽品种提早上市15天,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十分可观。
而除了主粮作物和蔬菜,经过航天育种改良的林草花卉和中草药种子产量也有较大提升。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通过神舟四号飞船搭载的千粒小麦种子育成了高产且综合抗病能力极强的高产新品种“富麦2008”,抗小麦主要病害叶锈病、条锈病和纹枯病。在2010年河南其他小麦品种受到低温冻害等不同程度的影响下,表现出极好的抗寒和抗病性,没有出现倒伏、继续稳产丰产。
而神舟三号飞船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受到空间环境诱变形成了多种突变体,经过选育获得的粗蛋白含量提高3%的牧草新品种“中天1号”于2018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该品种以5叶为主,品种多叶率提高,是国外品种的5倍以上。干草产量增加,粗蛋白含量高,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等地种植,生产出的牧草产量和品质均超过以往,形成了中国自有优质牧草品种的突破,成为我国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空间站“种菜”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助力作用
于去年建成的中国空间站目前已步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目前正有大量的生物样本通过航天搭载实验项目实现了搭载,在轨飞行期间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接受宇宙辐射获得了空间诱变。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已经有许多实验材料随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了地面,交付给科研育种单位的研发人员进行后续的地面种植筛选鉴定等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工作。其中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了一百多家单位的千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则带回了88家单位上千件(份)的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
“目前无论在微生物菌种的实验室检测还是作物材料的试验种植,均发现有重要的具有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的突变株或突变系,如华南的水稻、四川的牧草、河南的棉花和内蒙古的蒙豆、藜麦、高粱、糜子等材料,以及用于林木育种的枫香、杉木、红榉等。”赵辉表示,部分经过检测鉴定的农业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突变菌株经过检测进入了中试的阶段。这些宝贵的突变体将为我国农林种质资源创新奠定基础,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助力作用。
多种太空农作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太空作物的安全性完全无需担心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航天育种在我国主粮作物中已育成240余个国审和省审品种,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产粮食约16亿公斤,对国人饭碗装中国粮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航天育种品种不仅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也通过筛选农艺新性状,优化了栽培技术、降低了农事成本,进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其市场化铺平了道路。
“如华南的航天水稻新品种可以采用直播的播种方式,省去了插秧工序,减轻了农民负担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航天育种不仅应用于主要粮食种质的资源创新,在蔬菜、水果、牧草、中草药等品种的改良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赵辉介绍称,空间诱变大幅度提升上述材料的性状和品质,也进一步拓展了其商业化用途。如航天辣椒除了作为食品供应市场的传统品种,还育成了用于提取辣椒素或色素的深加工系列品种,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无论是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还是航天辣椒、航天番茄、航天茄子、航天瓜类、太空莲等均已端上了百姓餐桌,受到了肯定和欢迎。随着近年大量的育种材料被送入太空,未来会有更多携带有新性状和新口味的新品种进入市场,丰富百姓生活。
对于航天育种改良作物的食用安全问题也是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此,赵辉表示,太空作物的安全性完全无需担心。一是因为在空间诱变过程中不涉及外源或内源基因的导入,与传统的物理辐射育种无异,航天育种产品是安全的;二是航天搭载的种子在航天器的保护下,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要远小于传统辐射诱变的辐射剂量,航天育种的后代更不会具有辐射性,在技术上也是安全的,“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都曾直接食用在太空种植收获的生菜等,没有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由此说明航天育种是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3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
头条 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