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岁老板总是发错工资,医生:出现这些信号尽早就医

时间:2023-03-29 10:19:24 来源: 钱江晚报


49 岁的企业老板


【资料图】

突然连账目都算不清楚、

53 岁的银行中层

算不对 100 以内的连续减法 ……

他们两位都是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但后续应对中,态度和方法不同,

3 年后,两人的人生也截然不同。

" 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诊早治特别关键。尤其对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他们的病程进展更快,留下的窗口期更短,采用规范手段,及早预防,延缓疾病进展比单纯的治疗更有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国平主任医师说。

49 岁老板

经常给员工发错工资

林先生是浙江人,经营一家企业,精明能干。3 年前,妻子发现 49 岁的他突然有些怪异的改变:先是总给员工发错工资,有时候多发了一两千元,有时候是没结工钱,却坚持说已经发了。

发多的时候,妻子还调侃他,怎么这么大方?" 以为他是觉得员工表现好,奖励的钱。"

少发的时候,妻子就觉得奇怪," 这么多年,他很少算错账。"

接下来的 " 不一样 " 是在开车上。很熟悉的路,他开车时都记不住了,需要用导航。

" 那条路他都开了 10 多年,从来不需要用导航的。" 妻子很敏锐。

最开始以为林先生是企业压力大,精神不济,所以记性变差,妻子陪他去看了中医,吃了半年中药调理精神,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感觉不对劲的妻子催他到大医院看看,最终找到了浙大一院神经内科的彭国平主任。

彭国平在门诊

" 他虽然情况不算太严重,但已经是轻度痴呆了,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阶段的第一期了。" 彭国平说。

林先生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是经过系列规范的诊治:病史询问,是否有家族史、病情进展时长等;神经系统查体,是否有中风、帕金森等体征表现;量表评估,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等的损害程度;头部核磁共振,判断海马体的萎缩,以及是否有脑部其他病变等。

林先生没有家族遗传史,但有一些危险因素:经营压力大,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晚睡,平均每天睡 5 个小时,忙起来更短,抽烟、喝酒,高血脂,缺乏锻炼,但没有干预。

彭国平主任判断,依照疾病的进展,如果不及时干预,林先生从轻度痴呆进展到中重度可能只要 3-5 年的时间。

林先生开始在彭国平团队这里接受系统的治疗:改变生活习惯、认知训练、服用药物。

" 他的家人很重视,尤其是他的妻子,监督他用药、做脑力训练,孩子还会每天陪他运动。" 彭主任补充说。

如今 3 年过去了,林先生的病情没有恶化,他现在依然能生活基本都自理,还能开车、参与管理公司,当然某些方面也需要家人协助。

在银行工作的她

突然不会算账了

和林先生情况相反的是谭女士(化名)。同样是 3 年前,53 岁的谭女士出现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些可疑症状。

大学本科学历的谭女士是一家银行的中层,工作能力很强,那段时间,银行有意提拔她做副行长。就在这期间,领导发现谭女士工作屡屡失误:总是算错账,还多次被客户投诉。

生活中,很熟悉的线路,她坐公交有时也会坐过站,后来干脆出门就打车了。

谭女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异常,反而是她 80 多岁的妈妈拉着她到彭国平的诊室," 她妈妈问,我们老年人怕老年痴呆,她这么年轻会不会?"

谭妈妈的担心变成现实。经诊断,谭女士也属于轻度痴呆阶段,很可能是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 我们给她做测试,100 以内的连续减法已经不能完全算准确了。但她本人不是很重视,尽管脑部核磁并没有明显的脑萎缩,我们建议她做个脑部淀粉样斑块 PET 的扫描明确,她不愿意;建议她的认知训练没有去做,开的药物也没规律服用。" 彭国平有些无奈。

来开了两次药后,谭女士再也没来过,只是谭妈妈隔上一段时间会来配药。

彭国平从老人那里听到,谭女士的情况慢慢加重,半年后就办了提前退休,做饭也变得困难,早上的剩饭有时,中午没有加热,就直接吃了;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也太不愿意出门;她孩子在国外,老公工作很忙,不是太管得不上她,没有家庭支持。

彭国平觉得遗憾," 她其实发现得不算晚,如果系统性干预加上家庭的全面支持,不会进展这么快。"

彭国平(右二)在查房

早防早治

要抓住这个窗口期

彭国平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是有一个过程的。它起病往往比较隐匿。早期的症状是记忆力减退、方向感变差、情绪性格改变、以及注意力减退等," 一开始很难被发现,因为记性变差等,对老年人来说,也比较常见。"

慢慢的,随着时间流逝,患者的症状会加重,比如坐车坐错、熟悉的路会迷路、做菜变差,生活能力下降;再接下去,会出现精神情绪的异常、交流困难、穿衣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等,最终发展到不认识家人,行动障碍,卧床不起,吞咽困难,以至出现营养障碍等各类并发症,死亡。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仍以 65 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为主。临床上,以 65 岁为分界线,阿尔茨海默病被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类别,谭女士和林先生就属于前者,早发型患者的病程进展往往更快 。

彭国平目前接诊过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 37 岁,他的父亲也患有同类疾病,事实证明,他的病情比他父亲的发展要快。

" 从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到进展到重度痴呆,大概需要 10 年左右,但个体也有差异。" 彭国平说,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是可干预的最佳窗口期," 这个阶段,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还没有达到痴呆程度,通过合理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认知功能训练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可以延缓向痴呆的发展。"

出现这些信号

及时到医院排查

日常生活中,如何捕捉到蛛丝马迹,做到早期发现呢?

彭国平解释,阿尔茨海默症有十大危险信号:

1、记忆力日渐衰退。刚说过的话转眼就回忆不起来,近期遗忘;

2、语言表达出现困难,话到嘴边就忘记了;

3、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4、对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模糊。比如记不清日期、记不得自己所住的楼层;

5、判断力减退。购买保健品、理财等容易上当;

6、把东西乱放在不寻常的地方;

7、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8、情绪改变;

9、对图像或空间关系的处理出现问题;

10、失去做事的主动性等。

" 这些信号只要出现一种,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 彭国平提醒,有些迹象,比如记忆力明显减退,确实很难判断是年纪大了,还是疾病问题," 所以最好还是到医院做个排查。"

医生在临床上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除了前面所说的系列检查和评估外,还有接近金标准的诊断方法:采用示踪剂 PET 扫描或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能够直观、明确地呈现在体的病理生理改变。

" 但这种方式在很多医院无法开展,在杭州也只有包括我们在内的少数两家医院可以做。" 彭国平所在的认知障碍诊疗团队在科室主任罗本燕教授的带领下,正在开展对血浆蛋白标记物的检测研究," 简单来说,不用注射示踪剂、不用做腰穿,抽一管血就可以筛查或诊断疾病。它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有望以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罗本燕教授(左二)在查房

记性差不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症

规范诊断很有必要

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还是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性。

彭国平举例,在给老年患者做诊断时,有些只做了量表测试,或者脑部 CT,发现记忆力下降,量表评分有下降或者影像上有脑萎缩,就断定是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并不是很规范。

" 造成老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血管性痴呆、脑积水、脑部感染性疾病等。" 彭国平在门诊中遇到过一位老人,记性变差、走路和小便都不太好,家人觉得可能是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了,到其他医院做了量表测试后,按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治疗," 结果越治越严重,发展到走路跌倒。"

转诊到彭国平这里,经过系统的神经查体和影像学分析后,才发现老人可能是正常颅压脑积水,进行脑脊液放液试验和后续的脑脊液分流手术后,患者状况就明显好转了。" 临床上看,每 100 位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就可能有 1 到 2 个其实是脑积水或合并脑积水,如果不规范诊断,这些患者可能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再比如,路易体痴呆,它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血液检测以及核磁检测结果都类似,但治疗方向和效果往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结合 PET 示踪剂等生物标志物技术来协助鉴别。"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为防止老年痴呆,在全国建立认知障碍疾病的三级防治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认知防治中心,负责筛查评估、疾病管理等;比较复杂的患者可以转诊到高级认知障碍中心;疑难杂症则转到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诊断和治疗方案完成后可再回到基层康复、随访管理。

而两年前,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入选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

" 通过中心的建设,健全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规范化诊疗体系,并培养专科人才。" 彭国平介绍," 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建设,希望能有更多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治疗,得到更加全面、规范的疾病管理。"

来源:潮新闻 · 钱江晚报 记者 吴朝香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