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息!贷款推销“围城”

时间:2023-04-03 12:27:13 来源: 北京商报


20 万额度、利率低至个位数、凭身份证就能领,看到这样的贷款广告,你会不会点?


(资料图)

不少人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开,而就是这个试一试的动作,让不少消费贷公司 " 疯了魔 "。

" 一面加大在各大类型流量互联网平台上的广告投放,一面也在加强线下的异地团队中心建设。" 一位消费金融从业者深谙竞争的残酷," 各家机构都在拼资金、拼自营、拼流量,2023 年避免不了一场浩荡的资产厮杀战。"

不论消费者愿不愿意,消费贷市场传递出一个从业倾向:要想规模涨上去,除了资金到位外,营销也要到位,除了做好存量的再挖掘,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位新用户的争夺。

然而,部分强势的机构却忽略了用户侧的感受,用户 " 试一试 " 的动作,诱发了后续接连不断的贷款推销电话,背后公司助贷方、持牌方更是鱼龙混杂。

毫无边界感的贷款推销,像一堵厚厚的围墙,机构们进攻;而消费者在虚高和强势的推销骚扰下,开始对贷款产生抗拒甚至恐惧心理,试图几番突围。

不过,消费贷需求还是有的,专家指出,适度营销需要多方共同建设,监管也有必要牵头为消费金融行业树立标准,严厉打击伪消费金融,引导行业规范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指引和参考。

贷款推销围攻消费者

消费贷又 " 卷 " 起来了,不管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助贷平台,正在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平台甚至线下渠道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消费者们发起一轮接一轮的营销战。

" 今天女士、明天李姐,后天就差没问候我全家 ……" 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李丽(化名)近日就向记者讲述了近期的烦恼,她前不久买完房手头紧缺,本考虑申请小额贷款周转下日常资金,但未曾想到,一个看似顺手的贷款申请动作,打乱了本该平静的日常生活。

几个月前,她曾在一社交平台看到一贷款广告,页面宣称年化利率低至 10%,最高可借 20 万元,最近已有数百人申请,额度还可循环使用,仅凭身份证就可申请。未曾多想,李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点开了这一广告链接,但不同于广告宣称的仅靠身份证就可申请,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多个套路。

例如,填写手机号、输入验证码、同意《注册服务协议》和《隐私协议》等后,平台显示测出她个人贷款额度最高可借 20 万元,但进行系列操作后,平台并未按约给出额度,而是告知需要下载并激活 App,才有望获得 20 万元额度。

紧接着,李丽进一步按照平台提示下载了贷款 App,勾选同意了 App 个人信息保护协议,而此时页面却不再提示可借 20 万,需本人上传身份证用于身份核验和借款评估,预估可借 10 万元。

尽管贷款额度大打折扣,李丽称,她还是耐心上传了身份信息,并添加了银行卡号信息,进一步填写了学历、工作、收入、居住地址、联系人等个人隐私信息。但万万没想到,最后平台仅给出 1 万元的贷款额度,贷款利率逼近 36%。

" 我注册申请和下载的 App 并不是放贷方,最后给我贷款额度的公司,也是在全部操作完成后才知晓的。" 李丽告诉记者,考虑到额度太少而利率又过高,她最终并未申请该笔贷款。但也是自此以后,不管是在社交平台、搜索平台还是短视频软件,总能看到类似的小额贷款广告,甚至常会接到一些助贷公司电话邀请线下贷款。

" 对方说他们是银行的助贷中心,我想借多少就有多少,利率低至 4%,但要我去线下申请,说还能给我包装材料,我想着不太靠谱就拒绝了,但没想到的是,后续他们每天都给我打电话,不管我在上班还是干别的,不分场合地给我打。" 李丽困惑,贷款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怎么玩起了电话轰炸?

实际上,李丽这一类情况并不鲜见。在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发起的 5000 份问卷调研中,有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经常会接到贷款骚扰电话、收到短信推销。其中有用户反馈 " 贷款公司天天打电话骚扰,疯狂打电话 " 的案例,也有人讲述 " 自己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显示评分不足,但信息却被泄露出去,最后被不少贷款平台电话骚扰 " 的经历。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十余位北京市市民,不论是否有贷款需求,均称遭遇过被强势推销贷款,并质疑自身可能遇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例如多位受访者就吐露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有的称 " 刚在楼盘登记了信息就接到了贷款电话 ",有的则是 " 聊天聊到贷款后,几分钟就接到了推销电话 ",有的甚至称 " 在交易软件注册完,贷款电话就变多了 "" 只浏览了网页和广告,就泄露了个人信息 " 等。

事实上,北京商报记者在多次亲测调查中也发现,市场上的不少消费贷产品中,仍有助贷平台在发布以 " 低利率 "" 容易借到 " 为卖点的贷款产品广告,号称额度 " 高至 20 万 "" 门槛低 "" 仅需身份证即可申请 ",但实际操作上,不管是申请程序、放款金额还是贷款产品利率,往往名不副实,甚至会在消费者申请贷款后,自身并未获取到额度,但个人信息却遭泄露。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助贷平台,确实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因此会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甚至造成用户隐私泄露、套路贷等问题,比如前几年出现爆雷的教育贷、租房贷、医美贷等。

在尹振涛看来,针对助贷机构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体系进行约束和规范。毕竟助贷机构是通过跟金融机构合作给用户提供服务的,因此,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助贷机构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准入门槛、黑白名单制度、规范性合作协议等,通过约束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来规范这个市场。

营销战背后考验硬实力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消费贷款推销?尹振涛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

一方面离不开大环境的变化,经过疫情之后,复苏经济的确需要金融支持,事实上,不管是中央还是监管部门,今年都密集出台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诸多政策。在这种政策大背景下,金融就要不断地去捕捉到实体经济的环境,找到它的渠道,投放到各行各业,而其中,消费金融此类小额金融产品,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较为旺盛。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够便捷地获得和使用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也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在技术手段加持下,能更迅速地接触到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尹振涛认为,老百姓能够更好地获得金融服务和产品,提升可得性、触及性,这样的客户体验是好事情,但营销需要适度。狂轰滥炸、不断给用户打骚扰电话,属于过度的行为。

实际上,贷款营销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贷款信息披露、个人信息保护、贷后管理服务,把贷款营销和贷款服务做到名副其实,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恳切诉求。

与李丽不同,来自天津市的田刚(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前后共在近十家贷款公司(包括助贷平台、银行、消费金融机构等)使用过消费贷,这些平台部分是通过电话营销,但却在推销时对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避而不谈,当用户申请使用后,才知晓有各种不同明细的费用。

" 这时我还得花很长时间去打电话咨询,更让人头疼的是,一般情况下电话都打不通,或者即使能打通,也是引导咨询别的项目,好不容易接听后,对方也会逃避问题,不给出解决方案。久而久之我就失去了咨询的耐心,但各类费用的扣款却依旧在进行。" 田刚称,作为用户来说,要想真正信任这类消费贷款,机构还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宣传与实际对等,另外各类费用以及违约责任等,都应在贷前明确提醒并表达清楚。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助贷平台在内的近 20 家机构。其中大部分消金公司坦言,除了自营渠道外,更多确实会依赖第三方平台获客,一般会与头部流量平台合作,在合作机构平台布局金融服务入口,用户可自主申请;公司再根据用户自主提交的资料和用户授权查询的征信数据等进行风险审核,为审核通过的用户提供授信额度。

不过,在贷款信息披露、个人信息授权等方面,不同机构操作不一,有机构坦言," 因为我们目前合作平台占大头,所以这些大多以第三方平台设置为主,除非是我们自营推的产品,但目前比重还不是很大 "。

也有机构强调,会详细展示贷款页面信息,用户可准确查看贷款基本要素、息费与还款方式、违约责任与扣款清偿方式、催收情况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信息等。

营销战背后,能否留住消费者,考验的是机构综合硬实力。目前,包括兴业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等十余家机构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正在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渠道体系,相关的营销活动、用户服务、贷后管理等,主要通过自营端内展示、消息提醒、短信等方式触达用户。

亟待消金消保评级标准

在业内看来,不管是推销火热的信贷产品,还是多元服务的贷款管理,机构的追求是一致的:消费者 " 买单 "。但不管是选机构还是到用产品,消费者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总有困惑和烦恼,甚至还会遇到各样陷阱。

自去年底,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此背景下,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在内的消费金融行业争相推出多种形态的产品、服务、促销活动,可想而知,未来行业竞争还会更为激烈。但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不少消费金融行业人士一致认为,行业急需建立适度营销且更 " 负责任 " 的金融服务环境。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永森指出,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之年,金融机构格外有必要关注 " 什么是负责任的消费金融 ",监管也有必要牵头为消费金融行业树立标准,严厉打击伪消费金融,引导行业规范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指引和参考,由此,消费者也能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接受消费金融服务,拒绝 " 诱惑 "。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