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近期随着气温回升,有十多万只候鸟陆续抵达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当地工作人员统计,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数量,相比往年同期已有明显增加趋势。
(资料图)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 刘骅峻:刚才我们拍到那群基本上都是白头鹤,在我们这边监测的鹤类中也是属于数量最多的一种了。今年观测的话,可能回归的时间会比去年更早一些,能早将近一个礼拜。
据监测,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灰鹤等在近段时期纷纷飞到了扎龙,其中以白头鹤的数量最多,已有近3000只。丹顶鹤也达到了70只左右。工作人员分析说,候鸟今年来得更早、数量更多,应该是跟去年实施的玉米农田租赁试验项目有关。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 刘骅峻:每年鹤类途经这里的时候,它会降落下来,然后在农田里觅食,啄食玉米田里的苞米,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决定从去年开始,在这一片地里对当地的百姓进行生态补偿,让他们把玉米留下来,给鹤类提供一定量的食源补充。
营造舒适栖息环境 吸引候鸟来访
这个玉米农田租赁试验项目,一共预留了958亩玉米地。在候鸟南迁之前,不收割这片长成的玉米地。在候鸟迁走后,工作人员又将收完的玉米粒均匀地抛撒在了草原里,这些在去年尝到甜头的鸟儿,今年自然又提前呼朋唤友,集中来到这里觅食了。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每年来此栖息繁殖的鸟类一共有269种、10多万只。为了给它们营造更加舒适的栖息环境,工作人员没少费心思。从2002年开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嫩江水,建立并实施生态补水机制,已经累计补水30多亿立方米,将过去一度因缺水变成盐碱地的地方,恢复成了鱼类资源丰富的苇塘湿地。为了给鸟类提供安全的繁殖场所,近年来又对湿地内的芦苇实行免收割实验,每年培育、留存了7500亩芦苇,将50000亩以上的湿地打造成适合鸟类栖息的场所。
(总台记者 蒋晓平 魏雯雯 彭海龙 王子杭)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4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
头条 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