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343 年,秦国,秦孝公嬴渠梁和大良造商鞅正在商量变法的事,有人突然冲进大殿:" 好消息,魏军在马陵中了齐军埋伏,又一次大败!"
(资料图片)
秦孝公和商鞅赶忙走到地图前查看,两个人拍手叫好!
商鞅趁机对秦孝公说:" 咱们大秦等待的时机到来了,是时候让秦国新军展示一下肌肉了!"
秦孝公有些犹豫," 新军都没有打过大仗,直接对上魏武卒,真没有信心啊!"
商鞅知道秦孝公在战场上见识过魏武卒的霸道,对魏武卒心存畏惧,必须打消这种畏惧感。
商鞅对秦孝公说:" 秦国跟魏国就是死敌,就像一个人有了病,不是你把病治好,就是让病把你给消耗死,魏国和秦国互为心腹大患。魏国东面是险恶山岭,建都安邑,跟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它强盛的时候,便可以随时出来抢占秦国的地盘,它窘迫的时候就可以占据天险自保。 ( 《资治通鉴》原文:" 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 )
现在秦国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变法图强,秦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魏国呢,连年大战,两次败给齐国,现在正是虚弱的时候,各国现在都看不起它,都想从它身上咬一口,咱们这个时候,不如趁机讨伐魏国,只要魏国再败一次,它就无法再重新跟秦国抗争。不得不躲避秦国的锋芒,那个时候,咱们秦国占据了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可以蚕食诸侯,这样就奠定了帝王霸业的基础。" (《资治通鉴》原文:" 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秦孝公听了,非常赞同商鞅的想法。
于是,秦国新军整军备战,派出大量间谍,刺探魏国情报,大战一触即发。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 430 年,变法有成的秦国,趁魏国马陵之败元气大伤,陈兵边境,想要收复河西之地。
魏国看秦国气势汹汹来,也派出军队准备跟秦国掰一掰手腕,让秦国这个手下败将知道,魏国就算一败再败,也不是它小小的秦国能招惹的。
而魏国的领军大将庞涓在马陵之战中死了,这个时候谁来领兵呢?
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统帅魏军,准备让商鞅这个老朋友吃点教训。
正当公子卬谋划着怎么教训商鞅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商鞅的来信。
公子卬看到商鞅的信,哈哈大笑:" 卫鞅这个小儿,难道是要向我乞降吗?"
打开信一看,信中充满了恭维之词。
商鞅先是跟公子卬套近乎:" 早年我跟您还算有点交情,现在呢,大家各为其主,不得不兵戎相见,这是我不想看到的。所以,我想跟您当面聊一聊,咱们摆下酒宴,边喝边谈,没什么事是酒桌上不能解决的,如果一次不够,咱们就再来一次。如果咱们能够和和气气地谈一谈,放下成见,谈妥了,大家各自带着军队回去,不用劳民伤财了。"
(《资治通鉴》记载: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
公子卬看了,觉得如果自己不动一兵一卒把秦国给摆平了,那岂不是大功一件,庞涓打了一辈子仗,还不如自己一张嘴厉害,老小子在地下也得惭愧地再死一次。
贵族出身的公子卬啊,不得不说,他是有一定的风度和格局的,也有贵族自己身上的习性,好大喜功,附庸风雅。
但是,他却忘了,这是战场。
于是,公子卬欣然跟商鞅相会,两个人一块喝酒。
结果,公子卬料到了开始,却没有料到结局。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同样算是贵族出身的商鞅(卫鞅,卫国贵族出身),居然这么不讲究,说好的一块喝酒聊和平,他却埋了刀斧手。
毫无疑问,公子卬成了俘虏。
趁着魏军主帅被俘,商鞅命令秦国新军攻击魏国军队,魏国军队大败。(《资治通鉴》记载:公子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因攻魏师,大破之。)
而魏惠王听说公子卬居然被抓了,还导致魏国大败,顿时气得胡子直抖,大骂:" 公子卬这个蠢猪!他怎么不去死!"
但是,骂归骂,自己的弟弟该要回来也得要回来,不然别人怎么看他这个国君,而且,这个时候,魏国已经无人可以率领军队抵抗秦国新军了,吴起当年一手打造的魏武卒,彻底打没了。
秦国的强势,让魏国不得不坐到了谈判桌上。
面对秦国使者的咄咄逼人,魏惠王不得不把河西之地割给秦国,并且失去了崤山天险,魏国要时刻面临秦国的兵锋,国都安邑到秦魏边界,已经无险可守。
魏惠王不得不提前迁都大梁,大梁这座本来为了争霸而建造的都城,却成了魏惠王的避难所,当然,也是一块遮羞布,称霸中原嘛。(《资治通鉴》记载: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
在离开安邑前的那个夜晚,魏惠王叹息着说:"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听公叔痤的话,把卫鞅这个小贼给杀了。"(《资治通鉴》记载: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商鞅利用跟公子卬的 " 交情 ",把公子卬给擒下,轻松战胜了魏国。
对于 " 商鞅智擒公子卬 " 这件事,不知道你怎么看?大家有这么 3 种观点:
观点一:商鞅不讲究,没诚信。
对这一件事,很多人都吐槽商鞅,不讲究,没诚信。所以,商鞅的个人信誉很差,这件事很给他个人名声抹黑。
不得不说," 诚信 " 这东西,你还真不能利用它来干坏事,你一旦干了坏事,相信你的人吃了亏,那你以后可能就会被人们打上 " 奸诈 " 的标签,想改回来那就难了。
观点二:兵不厌诈,不能怪商鞅坏,只怪公子卬蠢。
这个观点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的,既然两个人各为其主,已经战场对阵了,这个时候,兵不厌诈,只能说公子卬这种绣花枕头太蠢了,居然还相信商鞅所说的话。
人家不为了打你,大老远带着军队到边境遛马呢?
战场上,只讲成王败寇,很明显,不能怪商鞅坏,只能说公子卬蠢啊。
观点三:朋友之说,值得商榷。
商鞅跟公子卬认识,但是,会把公子卬当朋友吗?
公子卬真的把商鞅当朋友了吗?
两个人的交情,最多也就是一块喝过酒,主角还是公子卬跟公叔痤,商鞅不过是旁边的公叔痤助理。
既然没有到朋友这一程度,商鞅一恭维,公子卬就飘飘然了,就跟咱们说 " 久仰久仰 ",人家只是跟你客套,你还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朋友之说,无稽之谈,公子卬这样的贵族子弟,看得上商鞅这个落魄的小贵族?
商鞅这样的槃槃大才,看得上公子卬这样的草包?
商鞅智擒公子卬,这也是此战的关键一环。
子霄给大家一个重点提示:跟你套交情的人,你得小心一点啊!
那么,商鞅做的到底对不对呢?大家见仁见智,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