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宁夏地质博物馆科研团队依托项目采集到的部分植物化石标本。宁夏地质博物馆供图
人民网银川4月7日电 (阎梦婕)近日,宁夏地质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以及西北大学开展多方合作,利用Micro-CT技术对来自中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类化石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确认了这些化石的被子植物属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瑞士出版的学术期刊《生命》(Life)上。这也是目前西北地区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即人们熟知的“花”,它来自距今约有1.7亿年历史的侏罗纪。
野外工作场景。宁夏地质博物馆供图
“对于被子植物的起源,西方古植物学家长期持有的观点是:白垩纪之前没有被子植物,此次研究不仅说明了被子植物在侏罗纪真实存在,也表明了当时在中国西北地区被子植物广泛分布并达到了一定的繁盛程度。”宁夏地质博物馆工程师、《宁夏灵武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研究》项目负责人赵亚介绍,此次研究的化石来自西北地区的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地,因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美丽青甘宁果序(Qingganninginfructus formosa)。宁夏的这块研究标本是宁夏地质博物馆建馆之初征集所得,作为博物馆展藏品一直珍藏至今。2021年,博物馆科研人员通过对馆藏侏罗纪植物化石标本的研究,认识到该标本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经野外实地调查后,申报了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灵武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研究》。后邀请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来馆指导工作,进一步证实了该标本的特别之处,才开展多方合作对它进行了研究。
美丽青甘宁果序及其内含的胚珠/种子(图片摘自论文)。宁夏地质博物馆供图
据悉,依托《宁夏灵武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研究》项目,宁夏地质博物馆已采集植物化石标本百余件,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其中有十余个属种为宁夏地区新发现。目前,宁夏地质博物馆科研团队正在进行进一步相关研究工作。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7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
头条 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