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旺盛正在为马头琴安装琴弦。
旺盛(左)正在指导工人粘接共鸣箱。
以上图片均为宝音德力格尔摄
锯片沿着铅笔线条精准游走,琴杆和共鸣箱面板逐步显出轮廓;刻刀飞舞,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制马头逐渐显露出来……经过匠人灵巧的双手,原本粗实的木头被赋予温婉的曲线,一下子变得灵秀起来。经过拼合、粘接等一系列工序,马头琴初具雏形。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乡村工匠旺盛的制琴工厂生产车间里,十几名制琴师傅正埋头赶制马头琴。去年以来,兴安盟实施乡村工匠培养工程,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强化评价激励,发挥乡村工匠的带动作用,以实用技能带动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乡村工匠都有哪些绝活?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旺盛的制琴车间,进行了体验采访。
马头琴制作要经历几十道工序,制成一把好琴对于工艺要求很高
制琴车间里,旺盛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细细叮嘱每一名师傅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马头琴改变了我的人生。这儿的制琴师傅们也都是农民,我想让他们的生活因为马头琴变得更好。”
旺盛19岁读书时勤工俭学,与马头琴结缘。“最早学做马头琴这门手艺,是谋生手段,更是热爱。”旺盛告诉记者,制作一把琴要经历选材、下料,以及制作共鸣箱、琴杆、马头等十几道大工序下的几十道小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让他着迷。
作为拉弦乐器,上弦工艺是关键步骤之一。旺盛介绍,马头琴的琴弦由两束尼龙丝组成,单丝直径比发丝还细。高音弦135根,低音弦150根,根据共鸣箱和琴身尺寸,丝数略有不同。
“要确保每一根丝弦的位置和顺序保持不变,还要确保全部丝弦的拉力均匀,上弦后音色才能通透,否则就是‘哑弦’。”记者从旺盛手中接过一束他已经捋好的琴弦,按照他的示范学习上弦。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记者使足了力气,手指酸痛,琴弦依然松紧不一,上出来的全是“哑弦”。
记者发现,单是从成捆的尼龙丝束中数 出100多根,就颇费功夫,考验眼力,更别说还要将丝弦按顺序集成束,保证拿捏的手法和力度恰到好处,再均匀地缠绕在弦轴上。“熟能生巧,保证每次上弦出来的声音通透,我大概用了七八年时间。”旺盛笑着说。
旺盛介绍,上弦还不算是技术活,制作马头琴最难的步骤,要数制作共鸣箱和调整音柱。“一把琴的音色主要取决于这两项,也最有技术含量,即使是老师傅按照量产程序做出来的琴,细微之处也有差别。”旺盛解释,“这就需要凭借经验,一点一点修整共鸣箱面板的厚度,耐心调整音柱的位置,才能让琴发出更美的声音。”
多年的制琴生涯,旺盛不断在改善马头琴品质上下功夫。他大胆尝试改变马头琴共鸣箱外观,让马头琴结合小提琴工艺,不仅开拓了中西合璧的外观效果,还扩大了音域,比传统马头琴提高了4个音阶,使马头琴的音色更加完美。2022年,旺盛凭借高超的技艺,被评为“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评定乡村工匠,既发掘技能人才,也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6月,旺盛获评兴安盟高级乡村工匠。这项荣誉旨在激励他扎根本土,以实用技能带动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如今,旺盛的马头琴厂共有20多名工人,全部来自周边农村。其中绝大多数经过培训已经成为合格的全职工人,还有几名利用农闲来干活的工人,每个月也有两三千元收入。
制琴师傅包格日勒图是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乌兰胡硕嘎查的农民。嘎查离生产车间不远,马头琴厂成立之初,他就利用农闲时间来这里干活。在旺盛的指导下,他的制琴技艺越发娴熟,成为琴厂的全职琴杆马头雕刻工。上个月,到手工资就有1.3万元。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些具备实用技能的乡土人才,逐步带领身边乡亲增收致富。”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林玉萍说。
据介绍,乡村工匠主要是县域内从事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能够扎根农村,传承发展传统技艺、转化应用传统技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技能人才。
2022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加快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农村牧区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兴安盟根据《指导意见》制定了《兴安盟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还制定了《兴安盟乡村工匠认定(试行)办法》,每年组织一次乡村工匠认定工作,把乡村工匠评定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次,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3000元奖励。
“评定乡村工匠,既是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为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工匠队伍活力,希望能够打造乡村工匠品牌,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兴安盟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大义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兴安盟已培育认定乡村工匠400多人,涵盖了种植养殖、建筑施工、家政服务、农村电商、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约4000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实现就业创业。
为了培养更多扎根本土的乡村工匠,兴安盟还评估认定了45个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承担乡村工匠的培训任务。王大义介绍,预计到2024年底,兴安盟计划认定1000名乡村工匠,他们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马头琴制作
“没想到做马头琴还能评上乡村工匠,这对我继续坚持制琴事业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旺盛倍感振奋。
经过多年发展,旺盛的马头琴厂已经具备单月600把琴的生产能力,产品线也从单一的马头琴制作,发展到皮面马头琴、朝尔、火不思、四胡、托布秀尔、电音马头琴等10多个品类。
评上乡村工匠后,旺盛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多亏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我先后享受到无息创业贷款、免费场地使用等政策优惠。我也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展望未来,旺盛信心满满,“政府对乡村工匠的支持力度很大,不仅有荣誉,还有实打实的就业创业扶持优惠政策。”
乌兰浩特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广生介绍,为了更好发挥乡村工匠的带动作用,兴安盟通过激励机制,支持乡村工匠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并优先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融资支持等多项服务和补贴支持。
旺盛告诉记者,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他要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马头琴制作,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幸福。
新闻链接
2022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在“十四五”期间,认定若干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遴选千名乡村工匠名师、百名乡村工匠大师,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鼓励返乡青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参加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列入乡村工匠后备人才库,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工匠参加职称评审。
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印发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启动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底,在全国认定百名乡村工匠大师、设立百个大师传习所,认定千名乡村工匠名师、设立千个名师工作室,弘扬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活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乡村工匠内生动力,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打造乡村工匠品牌。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9-0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
头条 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