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吕亚:“炼钢状元”这样炼成

时间:2018-11-02 08:45:52 来源: 人民网-河南频道


吕亚在炼钢车间。李鹏摄

人民网郑州11月1日电 (石国庆)与人们印象中“膀大腰圆”的炼钢工人相去甚远,身材纤瘦,戴副眼镜,说话轻声细语,一副文弱书生模样,这是吕亚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他每天打交道的,却是炙热无比的铁水和坚硬无比的钢铁。

百炼钢化绕指柔,是吕亚的挚爱。他不仅是安钢集团最年轻的“炼钢状元”,班产44炉钢水的记录,放眼全国无人打破,至今笑傲同行。

在安钢集团第二炼轧厂炼钢车间操作室,4台大屏幕实时监控生产车间的一台150吨转炉,8台电脑就是这庞然大物的“中枢大脑”,遥控、监测着“大块头”的一举一动。

“高炉拉来的铁水,通过吹氧,冶炼成钢坯,再轧成各种规格的产品。”吕亚一边介绍,一边手指监控画面,“现在炼钢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三台150吨转炉均实现一键化操作。”

第二炼轧厂在安钢举足轻重。这个炼轧厂去年出钢550万吨,占安钢近70%的总产能、80%的品种。从2006年起,安钢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普通钢和品种钢的比例由最初的7:3,发展到2017年的3:7。

品种钢是钢材市场的新贵,也是冶炼难度很高的钢材。“去年,我们车间生产高强钢40万吨,汽车钢60万吨,郑煤机、宇通都是我们的大客户。”吕亚引以为豪的是,这两种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要想炼出别人炼不出来的钢,必须不断闯过各种难关。”吕亚对技术公关痴迷。冶炼低碳品种钢时,在高氧、高温钢水飞速冲刷下,转炉炉衬腐蚀严重,寿命严重缩短。每次更换炉衬,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至少停产一周,生产效率大打折扣。“就像汽车发动机油需要定期更换一样,炉衬用的时间越长,经济效益才越高。”吕亚说。

如何实现转炉在高负荷下的高效长寿?吕亚创造性的采用“生铁快速补炉法”“石灰石补炉法”“高效溅渣技术“等一批先进操作法和工艺技术,实现平均炉龄达到15000炉,而普通转炉最多7000炉。

炼一炉钢需要35分钟,一个班8小时,三个炉子同时开工,一般最多炼35炉,这已经是优秀成绩。而吕亚所带领的团队最高记录是44炉,在全国同类型炉中转的最快,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这得益于安全意识和高效衔接。”吕亚说,要想高产,首先要控制事故,没有安全,一切为零。其次,加料、造渣、出渣、熔池搅拌、脱磷、精炼等各个环节要严丝合缝,精确到秒。

工作12年,从炉前工,到副炉长、炉长、大班长,再到炼钢车间副主任、车间工会主席,吕亚完成了从大学生到技术管理骨干的转变。

“5年培养一名炉长已经是非常快的,而吕亚只用3年。”安钢第二炼轧厂厂长武玉璞说,吕亚特别爱学习钻研,技术进步非常快。

炉前工是最一线的工种,也是受罪的工种。炼钢车间主任尹凯祥看着吕亚一路成长,“刚分配到车间时,原本安排他在操作间适应一个月,谁知第二天他就跑到炉前,当起了炉前工。”

钢水出炉温度高达1650度,超强的热辐射能穿过厚厚的墙壁。在操作间待不到15分钟,普通人就会全身冒汗。里面一件短袖,外面一件工装,也成了吕亚和工友们一年四季的“标配”。

炼钢工人爱炼钢。吕亚说,做人和炼钢一样,“必须从零做起”,一炉炉铁矿、废钢只有经过高温熔融、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精钢,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