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田十余载 培育新品种 引导优质成果走出实验室

时间:2018-11-26 10:03:08 来源: 科技日报


傅玉凡在查阅甘薯研究资料

到田里查看甘薯“健康”与否,是傅玉凡几乎每周都会做的事。这位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种栽培研究室主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有个在业界闻名的“绝活”:只要把甘薯切开一个小口,就能判断它品质的优劣。

11月20日,记者在重庆市忠县石黄镇双龙村的试验田里,见到了正在给甘薯做“体检”的傅玉凡。在甘薯这块“科研田”里,傅玉凡已耕耘了几十年,很寻常的甘薯在他眼中却成了“宝贝”。最令傅玉凡骄傲的就是,今年由他培育出的甘薯品种“忠薯1号”在全国第8届“金悦杯”甘薯擂台赛中拔得头筹。“我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推广,让甘薯成为川渝地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他说。

困境中坚守,笃信“甘薯终会被市场认可”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甘薯就成了我的饭。”傅玉凡说,从小他就对甘薯有种特别的感情,还会分辨其品质优劣。后来,他考入西南农业大学(后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没想到学习研究的内容也与甘薯有关,留校后就专门从事甘薯科研工作。

不过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甘薯市场萎缩,相应的研究也不受重视,身边不少同事选择转行。

不过,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一直留在甘薯田里。“甘薯绿色、健康,生产过程也非常环保,而且经过加工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那时我坚信,甘薯终会被市场认可,会成为‘金疙瘩’。”傅玉凡说。

后来大环境的转变也验证了他的想法。2009年,农业部针对甘薯产业技术组建国家团队,建立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鉴于西南大学有良好的甘薯研究基础,同时重庆市的甘薯种植面积也较大,于是由傅玉凡所率领的团队成为首批入选的甘薯国家团队。

培育新品种,引导优质成果走出实验室

进入国家队后,傅玉凡首先琢磨的就是育种问题。“过去的育种目标较为单一,主要追求产量,导致甘薯品种的加工适应性受限,难以市场化。”他说。

如何才能种出附加值高、品质上乘的甘薯呢?这成了那段时间他常常思考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傅玉凡和团队经过上万次的亲本组配、授粉杂交和数千次的淘汰筛选,用长达9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育种工作,培育出“忠薯1号”。

这种甘薯外表好、口感佳,淀粉含量跟老品种比翻了一番,能被加工成淀粉、粉丝;用这种甘薯做成的烤薯干软、糯、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经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李学刚研究,从“忠薯1号”中分离出的甘薯糖蛋白对抑制结肠癌效果明显。

“好成果不能只待在实验室。”傅玉凡在甘薯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他总结出一套“双向互动”的经验:一方面积极与种植、加工和市场一线接触,不让研究和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增强与区县农技部门沟通,利用农技部门这个中转站,把技术成果更快地向种植户推广。

手把手指导,“看它们长得好我才心安”

“傅老师,您来了!”在重庆市铜梁区甘薯试验田里,正在收割的农民亲切地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傅玉凡。最近的每个周末,傅玉凡都在这片田地度过,指导这里的甘薯抢收工作。

“农作物种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傅玉凡边说边俯下身,“看它们长得好,我才安心”。

对甘薯的后续加工和推广工作,他也十分上心。有些加工厂对甘薯加工不甚了解,他就一点点教。

目前,重庆市已有多个县区种植户应用了傅玉凡的育种成果,仅彭水县一处,一年就可加工鲜甘薯近二十万斤,产值突破5.5亿元。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和企业得到了实惠。

重庆慧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楀说,他是被傅玉凡帮扶种植户和企业的精神所打动,而后转行投入到甘薯生产、加工和推广领域中。该公司现已开发出“忠薯1号”烤薯干产品,即将投入市场。如今,在重庆市武隆区、酉阳县、石柱县、梁平区等十几个区县都有与傅玉凡合作的甘薯加工企业。

从2013年开始,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与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万州区综合实验站联手合作,每年对技术骨干和试验点工作人员开展免费培训,覆盖重庆市十五个主产区县与十余个甘薯生产企业,为重庆市甘薯产业长期良性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