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时,陈瑞怀着对爱情的憧憬选修了武汉科技大学的“爱情心理学”课程。
(资料图片)
今年20岁的陈瑞高中曾暗恋过一名男生,但从未表露心思,只是在心里默默表达欣赏和爱意。
来到大学,陈瑞看到校园里成双成对的情侣总是结伴出行,有时楼下宿舍很多男生带着早餐等女朋友一起去上课,这样的场景会触动她,在她眼里,大学如果能谈一场恋爱,感觉会很甜蜜。
2020年,武汉科技大学正式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爱情心理学”(love psychology)课程,经历了一年的课程学习,陈瑞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太被动了,总是相信有命中注定的爱情,不主动表露自己的心意。”
不少当下年轻人面对亲密关系时有着和陈瑞相似的疑惑:如何去开启一段理想的亲密关系?
近年来,亲密关系、爱情心理学课程在高校中变得流行起来。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开设了“婚姻与爱情”的课程;武汉科技大学陆续开设了婚姻家庭法、爱情心理学、恋爱婚姻经济学等3门婚恋教育课……
今年10月,教育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
当恋爱课程走进高校,学生们也怀揣着不同的期待开始学习“如何去爱”。
“爱情心理学”
中国青年报曾于2022年7月发起一项问卷调查,有283所高校的学生参与。其中,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36.03%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从未有过恋爱经历,另有54.97%表示随缘、遇到合适的人再考虑。报道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段鑫星认为,“不迁就、不将就、不妥协是这一代人婚恋的重要特征。”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勇今年50岁,2019年,他向学校申请开设一门《爱情心理学》课程,这门课程第二年正式面向大二以上的学生开课。
张勇上课时的情形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开设这门课程最初的构想来源于张勇与女儿的一次谈话。他说,女儿上大二时在校园里遇到了令自己心动的男生,在女儿的描述里,这位男生“外表帅气、英俊,很了解我,简直就像另一个翻版的我!”
张勇认为女儿对于爱情的理解太过理想化、过于懵懂。“这有点极端了,每个人都是非常独立的个体,在实际相处中性格方面会有些偏差的。”张勇说,女儿这段恋情持续了一年,到了大三下学期,因为实习、未来发展方向不一致,两人最终以分手告终。
通过旁观女儿的这段恋情,张勇意识到,当下年轻人的恋爱观需要好的引导,亲密关系是一门学问,除了最初的心动、荷尔蒙的吸引,感情还需要理性对待,“在相处过程中,怎样站到对方的角度互相包容、互相谅解和互相接纳,需要学习”。
张勇想结合人的心理发展来设计课程大纲,他观察到当下社交舆论场上充斥着不少关于“恋爱技巧”、“情感操纵术”的内容,他曾想过要不要从吸引人眼球的角度来把课程设置成“恋爱心理学”,但认真思考后,他意识到,“恋爱”和“爱情”两者之间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张勇看来,“恋爱”强调技巧性,即怎么去建立一种恋爱关系,两个人怎么凸显各自的魅力、拉近距离。而“爱情”不是这样。
“爱情是伴随一生的,是在寻找一个能在生命当中能够荣辱与共、共度一生的生命共同体。”张勇认为。
张勇教授的爱情心理学课程介绍。
张勇开设的《爱情心理学》刚上线,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限制人数在150人左右,一周两次课程,每次上课人都是满的。“很多人跟我说抢不到。”张勇感慨,“看来大家对于感情真的有很多困惑。”
2019年,龚利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爱情心理学》课程,这原本是一门本科生的选修课,最初预估有50人会选,没想到一时间很火爆,最后龚利需要把课程上限人数加到200人。
龚利在华东师范大学上课时总结的关于“脱单”的误区。
提升学生的“爱商”是龚利的课程目标之一。“大学不脱单,大四变高三。”龚利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们,大学四年是提升“爱商”最好的时期,等到进入社会后,“你的恋爱心智不能跟高三一个样子,我们需要成长。”
“爱情的困惑”
在华东师范大学念大三的易豪(化名)对于爱情困惑很久了,他自称是“母胎单身”。去年,他在校园里碰到了自己crush(迷恋)的女生,瞬间对她“一厢情愿地倾注了太多美好积极的幻想”。
在易豪的幻想里,这位女生“很乖,不喜欢社交喧哗的场景”。在上爱情心理学课程前,易豪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多来源于社交媒体,并且他看到电影里的爱情就是电光石火间的一见倾心,然后到天荒地老。他期待能够和crush对象展开一段浪漫的恋爱。
然而,易豪所有美好的期待很快幻灭了。易豪的朋友告诉他,在一个酒吧里看见了他喜欢的女生,“瞬间我觉得完美的形象崩塌了、想象幻灭了”。
由于缺乏线下真实的互动和更多的接触,易豪这段crush感情还没开始就草草结束。
课堂上,易豪羞于表达自己这段无疾而终的情感经历,他在课下私下向老师请教,到底怎么谈恋爱?一开始要不要有美好的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美好的想象,那爱情怎么发生呢?
老师没有给她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启发他,应该大胆地踏出主动接触的那一步,了解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此外,不要试图改变、控制对方,不要把对方塑造成想象中的样子。
后来跟crush对象沟通后,易豪认识到,也许她并不适合自己,现在的他更期望找到能够彼此共情的伴侣。
在爱情心理学课程上,时常能碰到像易豪这样从未谈过恋爱,但对感情有着浪漫幻想的同学。
为了破解同学们对于爱情过于浪漫化的迷思,张勇将课程第一章命名为“爱情本质”,他希望能教学生正确认识爱情。
张勇课件中的“爱情本质”。
张勇在课堂上提到了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完美的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构成的。如果没有承诺,只有激情之爱,不过是一时迷恋。张勇认为,当下很多学生知道喜欢别人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但并不太会维系爱情。
“坠入爱河不是一些虚构的童话,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相互接受,关乎彼此的忠诚。”张勇在课件中写道。
除了“母胎单身”,还有正在亲密关系中的情侣来听张勇的课。
安澜和男朋友感情稳定,两人相处时基本不吵架,但因为临近毕业期,他们即将面临异地分隔。“我既舍不得让对方委屈,又不愿意让自己妥协。”面对毕业后的现实,她和男友都感觉非常无力,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
在亲密关系中,安澜善于思考,她一直在琢磨亲密关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疑惑,她走进了张勇的课程。
让安澜印象深刻的是,在课堂上,张勇援引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一段话:“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是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弗洛姆的观点启发了安澜,她认为不管她和男友最终感情的走向如何,最关键的是,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打破爱情耻感”
开设“爱情心理学”这门课程没多久,张勇发现,很多学生都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在部分学生身上看到了一种拧巴的心态。“他们内心其实非常渴望、喜欢别人,但同时又不自信,觉得配不上别人,很矛盾又很痛苦。”张勇说。
曾有学生在课下拦住张勇,急切地询问,为什么总是追不到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总是会被对方以“性格不合”为由拒绝。
张勇理解学生们这种行为,在他眼中,学生们担心如果在课堂上公开表达自己感情中的失意,会被别人“小看”,或者被认为是不是自己道德上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也为了打破学生们在感情中的羞耻感,张勇想到让学生们以不记名的形式把自己的困惑写到纸条上,他来集中回复。
不记名的纸条上,记录了年轻男女们内心暗涌的情愫。有人感慨主动表达感情实在太困难,有人疑惑心动对象总是忽冷忽热,搞不清对方到底是认真还只是玩玩,有人在纸条中对爱情持有悲观的态度:“为什么就一定要谈恋爱呢?”
张勇意识到,这些看法很多时候与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羞耻感有关。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一提到要谈恋爱就觉得浑身不自在,看到别人谈恋爱会产生出一种厌恶的情绪,后来,张勇开始自学发展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他意识到这是自己情感压抑太久的缘故。
他试图告诉学生,在激情、亲密和承诺的基础上,还少不了两人心灵上和精神上的高度融合,而这个过程则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和磨合来实现。
探讨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张勇从两性思维的差异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性与爱的讨论。
张勇观察到,面对性,男女同学之间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女性会考虑到男性只想要性还是真心喜欢她?如果发生了性关系,关系能否长久?在课程中,张勇明确地告诉学生,“性并不等于爱。”
男生喻晗听完这个章节后,开始反思过往他在面对亲密关系时的问题。他认为,自己有欲望并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但要对女友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他意识到,现在谈恋爱并不急于一时,如果没有遇到有感觉的异性,可以再等等。
在喻晗的成长经历中,从未有人跟他公开谈论过“爱”这件事,没有人告诉他如何跟异性相处,大学之前的教育,只谈如何好好学习。他曾一度苦恼,为什么在读书时期,父母认为谈恋爱是一件耽误学习的事,但是到了大学,身边人开始急切地希望他谈恋爱呢?
他希望能够在张勇的爱情心理学课程上寻求一个答案。以前他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两个人在一起结伴就好,而在张勇的课上,喻晗对爱情有了新的理解。他认为,爱是两个人能够互相支持,愿意了解对方,两人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情不是数学题”
教了爱情课后,张勇感受到当下年轻人的情感观正发生的变化。
当下的社交平台、婚恋市场,推崇精准匹配、效率优先等偏向功利的情感价值观。比如社交平台soul曾宣称通过完成30秒的灵魂测试,就能找到心灵相通的小伙伴;约会软件tinder宣称,每天发生大约十六亿次滑动,已经达成550亿个配对;社交软件“她说”宣称每天能够通过AI算法为用户推荐21位合适的新朋友。
这种新型的交友互动模式在年轻人群体里已产生普遍影响。在张勇看来,这种互动模式瓦解了男女之间过往需要通过长期互动、交流才能建立信任感的过程,“(在技术驱动下)他们忽略了很多对人性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
张勇说他对于感情依然有老派的坚持和追求。在课堂上,他试图告诉学生,尽管网络上可能聊得热切,但人与人之间有奇妙的能量场,网络聊天无法捕捉对方真切的情绪,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两人面对面交流。
龚利也意识到,当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构建的恋爱价值观让年轻人的爱情观“处于流动的过程中”。他鼓励学生,恋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断试错才会知道最终合适自己的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易豪也在思考,爱情究竟能否通过教育得到,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毕竟不是数学题,亲密关系是和具体的人互动而来。”
“仅谈人生经验是不够的”
随着爱情课在高校内逐渐走红,争议随之而来。
新西兰奥克兰性别与教育研究博士生崔乐告诉澎湃新闻,审视当下部分恋爱课程录像以及授课教师接受的媒体采访,不难发现这些课程有许多性别刻板印象。
比如有人在讲授性别差异时称,“男女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女性是感性的,男性是理性的”“女生经常会口是心非,说的话和行为相反,女生说的气话的思维特点是逆向思维,是反逻辑的”等等。
崔乐认为,在这些关于性别心理的教学中,男女两性的心理被夸大为相反的两极,看不到同一性别的内部差异,也看不到多元的性别身份。此外,当“脱单”被视为一种能力或“成功”的标志、以及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那些享受单身状态、或无意进入亲密关系的学生会被污名化。
如何开设合理的恋爱课程呢?
崔乐认为,“仅仅谈人生经验是不够的,因为可能传达的是错误的理念。”
张勇认为,在高校开设恋爱课程的老师本身要有正确的爱情观。其次,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婚恋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如果授课教师自身不具备从多学科、多视角,客观看待、分析爱情心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爱情观上,出现理论与认识上的偏差。
“当然,授课教师的个人情感问题如果都没有能力处理好,或是夫妻关系不融洽,那么如何去教别人学会爱呢?”张勇说。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那些情绪情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的学生,仅靠一两所学校开设恋爱课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所有高校看到这个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重视这类问题的解决。
储朝晖认为,高校不可能仅靠一门课程就完成对青春期学生“爱的启蒙和修炼”的引导,青年人需要在与他人相处中才能逐渐懂得自律、自我珍重、明辨是非、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明白爱的方法、原则和艺术。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5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
头条 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