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10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上海地铁7号线一女子坐了爱心专座,见老人上车后让座仍被老人辱骂。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车厢内并没有其他需要座位的乘客,老人在已落座情况下,大声呵斥女生将座位空下。
爱心专座空着也不能坐吗?
“爱心专座”的英文翻译为“courtesy seat”,意为“出于礼节的”,本身不带有强制性,更多体现一种社会关怀。正是这种“法律留白”强调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既无强制性可言,就无法成为苛求他人的借口。
其实,“有需要”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并非狭义上特指某个群体。而且,“需要”的程度是分级的,一般来说,普通人对座位的需要程度要低于老幼病残孕。但如果座位空着,普通乘客也是“有需要”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是“专座”,就应该留给专门的人。我们经常在地铁或公交车上看到爱心专座上的人低头看手机,对身边的老幼病残孕视而不见。其实,这是另一个问题,即让座的自觉性。我们倡导,坐了爱心专座,要有“临时坐一下”的自觉,随时准备把座位让给“更有需要”的人。
总的来说,对弱势群体的优待是一种社会共识,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种倡导,而不是强制,更不能道德绑架。我们呼吁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但也应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否则可能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无论如何,对待爱心座位的问题,在道德的监督下,要保障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同时也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考量,身处其中的人需要讨论而不是一味地斥责。在本事件中,老人的冲动言论体现出了基于自己道德观念的傲慢,况且,以语言暴力强制实施正义,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女生的激烈反应和乘客的气愤评价也从结果验证了这种行为的不可取。
我愿意保持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去相信事件中的老人、乘客,乃至网络舆论场中,每一位仗义执言的声讨者,都是希望社会风气的积极发展。但现今种种出于“正义”而滋生的言论暴力事件在敦促我们反思:道德实正己,请慎以责人。
头条 23-05-16
头条 23-05-16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
头条 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