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徒步:留下脚印,带走美好

时间:2023-06-05 08:05:2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这个是什么植物啊?没见过呀。”


(相关资料图)

“这个形态应该是某一种菊。”

雨后的山林散发着青草、绿树、湿润的泥土混合的清香。北京一处山林中,小溪潺潺、泉水叮咚、树叶沙沙,一位户外徒步爱好者将她发现的植物拍照上传到“自然北京·发现”小程序上,并和身边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讨论辨认着植物的品种。

5月20日,首场“无痕徒步生态共生”自然友好型徒步活动在北京松山林场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步举行,2000余位北京市民参加了活动。拿一块小木牌写上自己的“动植物”昵称,戴在胸前,脸上、手上画着植物图案的彩绘,徒步前的趣味活动吸引了不少人体验。大家在运动健身、畅享山林美景的同时,通过现场的互动活动和科普讲解,了解了自然无痕、共治共享的文明理念。

近年来,徒步作为一种旅行成本低、强度适宜、有助于释放压力的健康运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之而来的,游客迷路、受伤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森林火灾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被破坏的风险也在增加。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北京的园林绿化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年底,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4.8%,北京的土地将近一半被森林所覆盖,维管束植物已经达到2088种,北京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类达到608种,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达到880万吨。

活动启动仪式上,徒步爱好者代表向市民朋友发出倡议:践行和传播自然友好理念,争做林区安全的巡视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者、森林经营的参与者、森林步道的规划者、自然教育的导赏者,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活动现场还为26位徒步爱好者代表颁发了“生态行者”聘书。作为资深徒步爱好者的代表,他们被邀请带队实地踏查北京的森林步道和经典徒步线路,普及保护生态和自然友好型林区共治理念,同时收集和反馈参与者对开展自然友好型徒步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将成为政府和广大“驴友”沟通的桥梁。

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里,既有爱好徒步、装备齐全、经验丰富的驴友,也有初次体验的徒步“小白”。在青山绿野间,他们发现没见过的动植物时,会一起驻足观察、讨论;碰到一处美景时,会停下脚步寻找最佳角度,给大自然拍一张“写真”。“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好多可爱的植物和动物,里面还有特别大的蚂蚁,虽然都不太认识,但是能听林学专业的同学、有经验的驴友讲那些是什么(品种),今天学到挺多的,感觉平时应该多出来接触接触自然。”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林鸽第一次来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整个过程对她来说虽然有点累,但很新鲜,觉得很值得。

休息间隙,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的学生朱振航小心地将地垫铺开,简单吃了些零食补充能量后,把垃圾放进自带的垃圾袋里,践行“无痕山林(LNT)户外活动法则”,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们协会经常组织这种户外活动,邀请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参加。过程中除了体验和玩乐,也会把这种户外实践作为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向大家传播‘无痕山林’的理念,希望更多人可以在生活中主动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朱振航说。

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牵头开发的“自然北京·发现”微信小程序在此次活动上正式对外发布。徒步爱好者可以通过“自然北京·发现”微信小程序,及时向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沟通咨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大数据中心主任胡永介绍,自小程序试运行至今,已经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00多条。未来,小程序不仅会服务于徒步爱好者,还将把服务对象拓展到广大市民。市民朋友可以在小程序上获得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和服务信息、参加“自然北京”品牌下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分享美景和美好回忆,随时对园林绿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悉,北京市今年将先期启动北京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网络信号覆盖提升工作,此项工作将极大提升园林绿化资源保护及防灾减灾治理能力,改善本市48家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游览区域手机信号盲区问题,进一步解决游客在山林中实时与外界通信、游览体验分享、紧急求助等问题,提升游玩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刘春莹告诉笔者,今后还将举办以“徒步与自然友好型林区共治”为主题的论坛,邀请徒步爱好者代表、自然保护先驱组织、高校专家、媒体记者等共同为提高林区治理能力建言献策,相关政策建议将应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廊道联通、绿道及森林步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

“在徒步过程中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美好什么都不带走,通过大家的参与,共同来推动自然友好型林区建设,享受更高质量的绿色福祉。”王小平说。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