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让国旗飘扬在国境线的每个角落”_速看

时间:2023-06-05 13:06:05 来源: 新华社


编者按:

这是中国里程最长的公路,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穿过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完全建成后全程长达10065公里。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翻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资料图】

这是民族特色最浓郁的公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俄罗斯族、藏族、独龙族、傣族、景颇族、壮族、京族……几十个民族沿路而居。

这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公路,她从阿尔泰山奔腾而下,穿过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热带雨林,最终抵达蔚蓝大海。

这就是219国道!

从3月29日开始,我们沿着219国道,从雪山奔向大海,记录祖国壮美风光,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从1个到103个——在27年的时间里,一支由普通牧民组成的护边联防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也让国旗飘扬在了国境线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加入这支队伍也被当地牧民视为荣誉和梦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车轮滚滚,黄沙漫漫,一队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驶来,在大漠中的简易公路上掀起漫天的沙尘。每一辆摩托车上都竖立着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里是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虽然已是初夏时节,但依然是寒风刺骨。50岁的昌果护边联防队队长石角带领18名队员,骑着摩托车在边境线巡逻。

“2016年,我们开始在摩托车上携带国旗,”石角队长对记者说,“为什么在摩托车上插国旗呢?因为我们巡边要去边境第一线,要让国旗飘扬在国境线每个角落。”

昌果乡是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乡,有105公里的边境线,5条通外山口。生活在边境一线,牧民们清楚地知道边境安全意味着什么。

“小时候放牧,一些非法越境的陌生人会突然闯到帐篷里。”50多岁的护边联防队队员尼玛记得。他们会要吃的、用的,牧民们只能缩在帐篷一角,不敢作声。

随着边境越来越安全,牧民心里踏实了,也对守边卫士充满敬意。1996年,昌果边防工作站成立,石角成为官兵与牧民间的翻译。看石角家境困难,官兵们时常给他送慰问品,让他接受职业培训,还帮他家开了间小卖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1996年我主动申请成为一名联防队员,当时只有我一个人。”石角对记者说,那时他的主要工作除了翻译和向导外,还会同官兵一起参加边境巡逻。“我的家乡处在祖国的边境一线,守护家乡边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时我做这个事是没有工资或者补助的,我就是自愿帮忙。”

2003年,昌果边境派出所要组建护边联防队的消息传到了石角耳朵里,他立刻赶到派出所第一个报了名。当时的护边联防队仅有15人。2005年10月,昌果乡遭受特大雪灾。危难之时,石角所在的护边联防队自发组成“抢险救灾突击队”与官兵们苦干三天三夜,打通了十几公里的雪阻路段,成功解救152名雪灾受困群众和15000多头(只)牲畜,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0余万元。

巡边、护边的日子与艰苦相伴。队伍刚成立时没有摩托车,只能骑马,巡逻一次得走四五天,他们便把帐篷、食品、被褥全都驮在马上。“那时很多地方没有路,没有电,也没有手机。”石角回忆起当年的情况时对记者说,2004年他买了一辆摩托车,以前骑马巡边要四、五天路,骑摩托车一天就够了。因为巡边护边很方便,石角的伙伴们都觉得好,于是,2006年,护边联防队队员在石角的带领下,联名向派出所提出申请:“自愿出资购买摩托车,更好地参与边境执勤、巡逻。”这一年的6月,因为工作积极、踏实肯干,石角被推荐成为护边联防队队长。从那时起,10多年来,石角始终把骑着摩托车巡边护边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人要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我没上过什么学,没什么文化,但我生在五星红旗下,长在边境一线,做好巡边护边这件事,一心一意守好国家的边境,边境平安,人民才会有幸福平安的生活;边境守护不好,想发展也难。这就是我巡边的心愿,是为了家乡的发展,也是国家交给我的使命。”石角很平静地对记者说。

石角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家,他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妻子对他说:“你为国家守边巡逻,就是保护我和孩子。”

“没有国,哪有家?”石角说,有了家庭的支持,守边就更有动力了。

在石角和伙伴们的带动之下,参加护边联防队成为了当地牧民的荣誉和梦想。2008年护边联防队扩招,工资只有200元,20个名额却来了100多位牧民报名,有的甚至提出了不要工资的竞聘要求。“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好,大家其实不在乎这一两百块钱,只是觉得做护边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守卫幸福家园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石角对这种现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仅去年到现在就有13人加入,我们护边队现在总共有103人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加入,很多50多岁60多岁的也想来,我只能婉拒了。”

26岁的索朗次仁2个月前刚刚加入护边联防队,“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参加了,所以我也想来。”6月2日的这次巡逻也是索朗次仁人生第一次参加到33号界桩前的巡逻,“看到界桩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我是一个退伍兵,没想到退伍之后还能为保卫国家做出我的贡献”,索朗次仁对记者说:“我想做一个像石角队长那样的人,把巡边护边的事坚持下去。”

33号界桩所在的山口,风大得惊人,记者估计至少有9—10级,本来就是5000米左右的海拔,狂风一吹,感觉口鼻附近的氧气全给吹跑了,眼泪不停地流,不一会儿,操作相机的手也变得僵硬。石角和他的伙伴们却对此习以为常:今天的这种天气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最艰难的,如果是严冬,在这些平均海拔超过5000多米的边境线上巡逻,寒风刮来,会让人感觉是一把锋利的锯齿刀在脸上来回刮动。石角和护边队员们首先排好队向界桩敬礼,然后围坐在一起,由石角向大家交代最近的一些巡边护边的注意事项。随后,在石角的安排下,分成几组,沿着边境线开始了巡视。

“像今天这种规模的巡逻,我们每个月大概要组织2-3次,另外,每天都会有3-5个护边员在边境一线进行巡逻,360多天,没有一天会断,”石角对记者说,他们还设置了3个固定的点位,24小时都有护边员值守。护边联防队成立至今已协助昌果边境派出所破获非法出入境案件22起,抓获非法出入境人员56名。

上午的巡逻结束后,摩托车队来到一片风力较小的草原,几个队员立刻拿出麻袋四处搜寻牛粪,其他的队员则开始准备水壶、酥油、茶饼、炒面……一场其乐融融的草原午餐就此展开。队员们个个都是草原生活的行家里手,不一会儿火焰就把水壶烧得嗞嗞冒气,糌粑捏起来,酥油茶冲起来,方便面泡起来……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围坐在石角旁边,说着家长里短的事,议论着天南海北的新闻,有的队员还哼起了动听的歌曲——这就是一场亲朋好友的聚会啊!

看到这里场景,记者终于明白了为何加入这个护边联防队能够成为当地牧民的荣誉和梦想,因为有石角这样普普通通却热爱国家,愿意为巡边护边默默奉献的人作为榜样,和他有同样情怀的人们聚拢到了一起,成了一支队伍,随后,这支队伍再次把这种爱国的情怀和为国护边的精神放大并传递到了更多的人,于是,爱国和参与巡边、护边成为了牧民们的荣誉和梦想。

天色渐黑,突如其来的风雪袭击了即将结束巡逻工作的护边队,石角把队员们聚集到一起,简单地说了几句明天的安排,随后,夜色苍茫中,护边队员们骑上摩托车,越过荒野,趟过河流,向着家的方向驶去。摩托车上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雪中依然那么鲜艳,依然猎猎作响,从边境线到家的路上,就像一曲悠扬的牧歌,为了祖国,一直唱响……

策划:刘洁、沈虹冰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费茂华、晋美多吉、杨植森、邵泽东

新媒体编辑:章磊、程婷婷、尹栋逊、徐嘉懿

图片编辑:刘勇贞、马宁、李梦娇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