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罗山县董寨保护区朱鹮繁育站人员在对野外的朱鹮繁殖巢穴持续监测巡护时,在灵山镇内的一个繁殖巢区,看到一窝4胞胎朱鹮幼鸟在巢旁边的侧枝上活动,开始练习飞翔能力。
据负责监测的副站长蔡德靖介绍,这4胞胎是一对“英雄父母”的后代,“兄弟姐妹”已达到12只。父母本环号分别是088号和099号,父亲是2017年释放的朱鹮个体,母亲是2015年释放朱鹮个体野外繁育出的子二代,2018年这对朱鹮组合“家庭”后开始繁育后代,已连续三年每年产卵4枚,孵化幼鸟4只,成功出飞4只,始终保持着非常惊人的高繁殖率和高成功率,在董寨创造出一对朱鹮繁育数量最多的新纪录。
拥有朱鹮丰富饲养繁殖经验的黄治学工程师表示,朱鹮的窝卵数一般为2—3枚,一窝4枚卵很少见,连续三年窝卵数均为4枚更为罕见,从这窝朱鹮幼鸟出壳的时间和个体大小生长来看,一周内连续产4枚受精卵,充分说明这对朱鹮的“爱情”牢不可破,附近的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该巢区位于浅山区一株约15米高的马尾松侧枝上,100米远处有几户农家,周边种植有水稻,非常适合朱鹮繁殖,社区群众保护意识强,人为活动干扰少,为朱鹮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朱鹮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脸颊呈朱红色、两个翅膀下侧和圆形尾羽一部分闪烁着朱红色的光辉,因其外表美丽而优雅,又被称为“吉祥之鸟”“东方瑰宝”。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罗山县南部,总面积4.68万公顷,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315种,占我省鸟类总数的80%以上。“朱鹮迁地保护及种群复壮”属国家重点野生动保护拯救工程,为加快推进濒危物种朱鹮的种群复壮,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董寨保护区为朱鹮第一个迁地保护地。2007年引入朱鹮种源17只,2013年开始野外放飞,到2018年分四批放飞100只,2017年野外朱鹮子二代出生,标志着河南大别山朱鹮野外种群重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功。迄今为止,朱鹮自然繁殖幼鸟129只,野外种群数量接近200只,朱鹮已成为河南省又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