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实现245天优良天数 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幅全国第一

时间:2021-01-11 07:54:25 来源: 郑州发布


进入2020年秋冬季,极端不利气象和污染传输频发。面对异常严峻形势,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及各界力量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开展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减轻雾霾影响,保护公众健康。1月7日,在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媒体座谈会上,公布了2020年大气检测结果,河南省实现245天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2天,增幅居全国第一位。

治霾根本在于减排

秋冬季空气缘何容易变差?大气污染防治为什么这么难?

座谈会上,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大气环境处处长邵丰收介绍,在污染排放不太多的情况下,大气环境本身有一定程度的扩散和净化作用。但大气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容量大小也随气候、气象条件而变化。夏季容量较大,冬季容量就大幅变小了。在静稳天气下,容量更是急剧变小。实际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超大气环境容量,导致出现污染天气。只有污染物排放量少于环境容量,才会彻底消除灰霾发生。·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取决于气象条件、本地污染排放、污染传输等三大因素。”邵丰收说,天帮不帮忙,人都得努力,我们不能纠结在气象条件上,还得立足于污染减排,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这是治霾根本。

五项“硬措施”落实减排

2020年10月开始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正是聚焦污染减排开展的,我省持续实施五项“硬措施”,在全省范围推进污染减排措施落实。

“硬措施”之一——精准预报预警。每天对各市、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气象条件、环境质量级别、主要污染因子、污染浓度和污染等级进行精准预测预报,指导各市按照分级管控有关要求,做好污染减排和重污染天气应对。

“硬措施”之二——实施驻厂监督。2020年10月21日至12月30日,省、市、县、乡四级驻厂人员共开展四轮次驻厂监督检查工作,共计进驻4000余家企业,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污染减排、重点排污大户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各地各部门和企业有效落实减排措施,确保限产停产等应急响应措施到位。

“硬措施”之三——开展暗访核查。全省共抽调1000余名执法业务骨干,省生态环境厅抽调联络员72人,组成18个暗访核查组,轮次进驻,无缝衔接,基于驻厂监督发现问题核查、排查,重点核查。

“硬措施”之四——突出专项检查。针对影响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砂石骨料、燃煤污染、柴油货车禁限行等专项检查,各督导组检查砂石骨料企业3061家,现场检查860个村,在各省辖市规划区实施柴油货车入市管控。

“硬措施”之五——强化督导检查。组成9个督导检查组300余人,对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进行分市包干督导,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职能,指导督促各地主动担当,依法履职。

此外,我省还强化与临近省份联防联控。2020年12月9日,我省致函山西省政府请求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协助做好晋煤外运通道重型柴油货车限行。在山西省政府支持下,车流量有了明显控制,由原来的日均6.69万辆次,下降至日均0.66万辆次,降幅达90%左右,大幅降低了柴油货车污染影响。

污染程度大幅减轻

“目前还不能消除霾天,但如果不管控,污染只会更重。”邵丰收说,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减少了污染天,缩短了污染时长,蓝天多了,这是可见的成效。

与预测预报相比,全省空气质量实现污染程度大幅降低。据PM2.5专家组统计,2020年10-12月,全省共实现23天污染级别降低(由污染高级别向低级别转变)。其中,“轻、中度度污染”转为“优良天”的共有15天,“中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的有4.3天,“重度污染”跨级(越过中度)转为“轻度污染”的有1.4天,“重度污染”转为“中度污染”的有1.2天。

与往年同期相比,全省重污染天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0-12月,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合计重污染天数65天·市,较2019年同期减少42天·市,较2018年同期减少138天·市。

(据河南日报)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