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黄河湿地保护了150多种珍稀鸟类

时间:2021-01-28 07:56:27 来源: 顶端新闻·大河报


草绿花香,虫吟鸟叫,鱼游虫爬,生态和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十三五”期间,河南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河南将结合乡村振兴、河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依托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新设立一批湿地公园,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保护】河南省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黄河湿地保护了150多种珍稀鸟类

自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十三五”期间,我省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到2019年底,全省受保护湿地面积为476万亩,湿地保护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2019年的50.51%。全省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8处,总面积371.3万亩。

郑州黄河湿地、伊川伊河等28处国家、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了试点建设内容,通过了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的验收。省级财政湿地保护资金由2015年的36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500万元,中央财政由2015年的505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5933万元。

2016年以来,在南水北调源头丹江湿地、黄河湿地、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恢复补助项目74个,持续对退化湿地恢复与修复,科研、巡护、保护、宣教的设施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予以补助,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丰富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大幅度提升了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基层管理机构的管护能力和水平。

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民权国家湿地公园和新乡黄河鸟类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数量达300多只(国内仅有1500多只左右),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因此获批加入“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保护网络”和“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我省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

黄河湿地保护了大鸨、青头潜鸭、大天鹅、震旦鸦雀等150多种珍稀鸟类,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库区越冬的大天鹅数量由原来的几百只增加到上万只,天鹅已成为三门峡亮丽的名片。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朱鹮,号称“东方宝石”,由引进的17只增加到目前的近200只。

【计划】“十四五”期间我省依托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建设湿地公园

湿地是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河南省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我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将继续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以确保湿地面积总量稳定和湿地生态功能有效提升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增加湿地保护面积,重点开展黄河流域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稳定性。

我省将以推进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湿地保护率。结合乡村振兴、河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依托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新设立一批湿地公园,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按照要求,湿地保护率没有达到50%的市、县,需要研究本地湿地资源情况,规划新建湿地公园。按照河南省黄河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30年,沿黄市县湿地保护率要达到56%左右。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国家林草局今年已开始运用遥感影像对申请验收的湿地公园进行疑似违建判读,验收考察专家对所有疑似违建点进行现地核实,对存在违规建设的“一票否决”,并由各专员办对已建湿地公园开展专题督查。

工程建设占用重要湿地的要按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涉及湿地的防洪、抗旱、水系治理等工程实施要兼顾湿地保护需要,落实生态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刘瑞朝文许俊文摄影

关键词: 河南省湿地保护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