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不少人扎堆结婚。今年4月,民政部确定了包括河南省商丘宁陵县、开封禹王台区在内的15个地方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要求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婚事新办,拒收天价彩礼,形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那么,当前河南彩礼现状,尤其是农村地区彩礼状况如何?各地移风易俗,婚俗改革的探索效果怎样?
遏制天价彩礼 国家出手了
今年4月,民政部确定了包括河南省宁陵县、开封市禹王台区在内的15个地方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河南这两个进入“国家队”的地方婚俗改革到底怎么改?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示范效应?
在开封市禹王台区孟坟社区,居民王阿姨家的院子里贴满了红彤彤的“喜”字。王阿姨说,自己的小儿子最近刚结婚,办这场婚礼,他们家除了给房子翻新、添置新家电花了几万块钱外,其他没什么大开销。
结婚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情况,在孟坟社区很普遍。禹王台区民政局局长李治安说:“婚俗改革要配合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工作展开,群众才能了解移风易俗的迫切和重要性。”
同样被民政部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商丘宁陵县,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13个部门参与、14个乡镇为成员的婚丧礼俗改革领导小组,将婚丧礼俗规定纳入全县364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
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周杰说:“婚俗改革有四大重要点,分别是高价彩礼、随礼攀比、低俗婚闹、大操大办。婚俗改革必须形成部门合力。”
在两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国家队”的带动下,河南又计划推出“省队”,通过建立13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在全省多地布局,以点带面,推进全省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周杰表示,2023年实验区任务全部完成,在2025年之前在全省全面推广。
让人“吃不消”的天价彩礼
在大力倡导婚姻新风尚,坚决遏制高价彩礼的当下,河南新闻广播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地区的彩礼不仅没降,反而水涨船高。“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存在“越穷越要”的情况。
各地现状
坐标1: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
“现在见面什么的,娶到家,反正一个媳妇也得十几万吧。”
叶大姐说,自己的儿子还不到适婚年龄,但她已经把给儿子备彩礼纳入计划中:“小孩爸生病花的钱现在窟窿还没还完,彩礼要那么多,没有借着也得找、也得娶。”
坐标2:安阳市汤阴县任固镇
车子、房子是标配,再外加彩礼,数额不菲的“三金”,50出头的张女士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愁白了头:“咱这的彩礼十四五万、十三四万、十六七万不等吧,除了彩礼,有车有房吧,项链、耳坠、手镯子三金,现在娶个媳妇能娶起?娶不起了!家里大人都发愁,头发都愁白了。”
坐标3:新乡市延津县县城
25岁的小王准备今年十一跟男朋友结婚。谈到彩礼,从订婚到结婚,男朋友家给的彩礼是3万7,对于这个数额,双方家庭并没有分歧。小王说:“新乡延津订婚一万一,三金不买,结婚彩礼给了一万七。彩礼都是走个过场,主要还是看两个人以后的努力,好好过日子呗。”
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旭东表示,越是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彩礼要的越高,让很多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目前呈现随着行政层级降低,彩礼金额逐步攀升的现象。大城市男女双方经济条件相当,对彩礼的争议不大,但越到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彩礼金额越高。”
记者调查发现,在农村索要“天价彩礼”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拿嫁姑娘的彩礼钱填补娶媳妇的窟窿;有的是为了“面子”;还有的是想给孩子一个保障。
为遏制天价彩礼戴上法治“紧箍咒”
随着一些地方高价彩礼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不少诉讼纠纷案件。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彩礼返还比例、返还方式等方面提出审判指导理念,避免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从司法角度遏制天价彩礼的发生,保障彩礼支付方的合法利益。
由于河南省不同地方的婚俗、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全省对于彩礼返还比例等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今年3月份专门召开全省法院关于彩礼案件的视频会议,就彩礼返还数额、返还方式等,提出了统一的审判理念,用于指导全省各级法院办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
婚俗改革还要做“系列文章”
政府出台倡议、司法出拳保障、国家指导改革……治理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合力推进。但如何找准婚俗改革的痛点、难点,精准施策,收获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令人咋舌的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的“排场”婚礼,让不少农村男青年直呼“娶不起”。濮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刘世民表示,婚俗改革的痛点、难点在于农村男女比例失衡。
4月28日发布的《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恰好回应了刘世民提出的这个问题。计划指出,要加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消除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落后观念。开封市禹王台区民政局局长李治安认为,在加强计生等法规执行力度、维护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同时,还需要从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入手,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
然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旭东认为,要彻底扭转观念,需要长期帮助不懈地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并切合实际、对症下药,他说:“一方面要营造简办有纪念意义、庄重而富有仪式感、热闹而又不浪费的婚事操办环境。另外要充分地了解新一代年轻人他们的观念、想法,从喜好、特点、需求等方面出发,来考虑婚俗改革的具体的推进方式。” 大象新闻•河南新闻广播记者 谷艳敏 杨扬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