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上河遗址化石富集 涵盖所有非哺乳类动物大类群

时间:2021-12-10 08:41:19 来源: 顶端新闻·大河报


昨日,三门峡市渑池县举行上河古生物化石遗址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现场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共分两场,除国内地质界和古生物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外,还特别邀请到来自美国、法国、波兰、瑞士等多个国家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参与大会发言。现场,中外专家“云集会”,共同回顾和总结百年来的古生物科考成就,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

渑池这里化石富集,涵盖所有非哺乳类动物大类群

现场,最新研究成果对外发布。河南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贾松海首先作了题为《渑池上河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新发现》的报告。

报告中称,2018年起至2020年,河南自然博物馆对渑池县南村乡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进行了多次野外勘查,共发掘4处,经勘查发现这里化石富集程度高、种类数目多。

经对化石修复鉴定、认真对比,确定已修复的哺乳类化石为12类20种,其中偶蹄类3种、奇蹄类3种、有尾类1种、蜥蜴类2种、蛙类1种、兔类1种、食虫类1种、啮齿类3种、鸟类1种、灵长类2种、鸟鳖类1种、腕足类1种。

除此之外,在渑池上河地点始新统地层中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非哺乳动物化石,包括了所有的非哺乳动物大类群:两栖类、有鳞类、龟鳖类、鳄类和鸟类,显示了渑池始新世动物群非哺乳动物十分丰富多样。其中,根据对一块两栖类化石的分析研究,显示蝾螈类中最原始的类群——隐鳃鲵科类群在中始新世时就已在中国现有分布区域中出现。(记者注:中始新世距今5200万~4360万年)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始新统地层,对于始新世的哺乳动物研究也十分深入,但始新世的非哺乳动物研究却十分有限。此次,渑池地点新发掘的非哺乳类化石材料,尤其是两栖类和有鳞类材料,增加了我们对中国始新世时期脊椎动物多样的认识,也对恢复始新世时脊椎动物的整体面貌有着重要帮助。”贾松海在报告中称。

专家

“最新成果令人振奋,对当地遗址打造提供了信心”

据介绍,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上河古生物化石遗址是中国古纪地层与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遗址的首次发现地。1921年5月,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

上河遗址蕴藏着种类丰富的古哺乳动物化石,1994年在此发现的高等灵长类曙猿化石,推翻了类人猿起源于非洲的学说,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并由此进入了世界古生物学教材,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远祖起源地”。

2017年4月19日,大河报以《揭秘曙猿化石》系列报道为题,用三个整版篇幅详尽报道了三门峡市渑池县曙猿化石发现的过往历史及重大意义,并全球首发中国科学家绘制的曙猿复原图。

“这次研讨会,发布了最新的成果,令人振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渑池工作站负责人杨栓朝介绍,众多化石材料等成果的发布,对于当地打造上河古生物化石遗址、打造南村曙猿小镇,以及发展当地黄河文化旅游等都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信心。(□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房琳闾斌文图)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