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制定行动计划 推出166项改革举措

时间:2022-03-15 08:54:41 来源: 青报观象山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谋划了2022年奋进蓝图,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作出部署。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11日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解读山东省《营商环境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

根据计划,2022年,山东将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19个领域推出166项改革举措,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山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之举,先后通过健全推进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开展创新突破行动等方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年初,在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又将营商环境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持续争先进位。

“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一再“加码”,彰显了山东刀刃向内、自我变革的勇气和决心。

作为龙头、核心,青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见实效,扛责任、走在前。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青岛居第11位,是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在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青岛成为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位列全国第六、全省第一。

此次行动计划推出的19个领域、166项改革举措指向明确、力度空前,正是青岛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01

生产力、竞争力

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空气,须臾不能缺少。

人才往哪走、资金往哪流、项目在哪落地,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效率高、服务好、发展可预期。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2021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速10.3%。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和稳定就业的中坚力量。

从拼投资、拼优惠政策到拼服务、拼营商环境,各地的发展理念发生深刻转变。

近年来,山东以“一次办好”改革为主线,以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好转,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2021年,一揽子省级减负举措出台,减税降费的暖流源源不断渗透到山东实体经济的神经末梢,有力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发展信心。全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235.6万户,同比增长6.5%,实有市场主体突破1300万户。

根据2019年—2021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2019年,省份(含直辖市)营商环境得分排名仅公开了满意度最高的前5位,山东未在其列;2020年,山东位列第六;2021年,山东前进一位,排名第五。

从营商环境得分前十的城市(不含直辖市)来看,2019年与2020年,山东无一城市上榜,但2021年,青岛一举上榜并排名第六。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长的肥沃土壤。青岛市场主体数量稳步提升、活力稳步增强。2021年,青岛新登记市场主体30.1万户。2021年年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95.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2%。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1.9万户,增长8.4%,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达到98.2%。

海量的市场主体为青岛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夯实了坚实根基,成为青岛追求更高城市目标的最大底气。

02

刀刃向内,触动利益、触动灵魂

要看到,当前,营商环境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与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诉求还不完全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推进改革创新,这难免遭遇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但,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

在3月11日举行的 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必须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不能让政府部门围绕着自己的权力在转,而要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

改革创新,改的是体制机制,创的是活力能力。改革创新从无坦途,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坚持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如何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 指出,“‘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生长的土壤,减税降费是为他们施肥浇水。‘放’‘管’是并行的,‘放’不是放责,也不是放任,‘管’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

今年年初,在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将营商环境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持续争先进位。

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创新提升行动”,就是要以流程机制的系统优化、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创新创业活力的充分释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月18日召开的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2022年第一次会议指出,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营商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夯实工作体制机制,推动青岛市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搞活一座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政务服务中感受到高效便捷和公平正义。

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号角吹响。

03

发力点:“四化”

如何培育更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让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山东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指明了方向——加强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创新提升行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

此次发布的《营商环境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四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包容外向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利企惠民的便利化营商环境。

市场化要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公平是市场化的准则和灵魂。当前,还不同程度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亟待打破。

今年,山东将通过进一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空间,着力在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深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支撑五个领域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根本和最稳定的保障。法治化就要做到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依法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合法权益。

今年,山东将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创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让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安心发展,在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公平公正监管三个领域着力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当前,国际经贸规则更加注重促进制度型开放,即通过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促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持续扩大开放,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促进提高国际竞争力。

今年,山东将积极对标国际先进地区,对接国际通行规则,优化跨境贸易服务,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塑成对外开放新优势,持续增强外商投资和外籍人才吸引力。

明确提出,要以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先期行动计划为契机,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等方面实行更高标准规则。充分发挥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组织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办事方便,能少跑就少跑,能不跑就不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便利化是一流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今年,山东将以数字赋能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在深入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深入实施“双全双百”提升工程、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等领域推出一批务实举措。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四化”正是青岛发力的方向,已经做好的还要好上加好,存在的短板弱项要加快补齐。

只要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不断增强制度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质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就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在更高水平上“搞活一座城”创造更多可能。

(作者 观象君)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