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三门峡市全景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场传统婚礼正在进行,两个家庭喜结连理。彩旗猎猎,唢呐高奏,千年风土人情汇聚在黄河之畔。司仪赵长省说,这婚礼处处流露出地道的陕州风格。
(资料图)
赵长省:孩子叫父亲叫“爹(die)爹(diao)”,妈妈叫“mao”,这就是我们当地的方言。从今天开始叫妈,这个“mao”呢,就更亲,就是我们陕州地方方言。
这独特的陕州方言,伴随着三门峡的市井生活不断生长变化,镌刻在一代代黄河岸边人的生活记忆中,生生不息。
《黄河船工号子》舞台演绎
《黄河船工号子》:东风起来了,起来了,喂喂吼,喂喂吼,起来了,喂喂吼,喂喂吼,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开路先锋,喂吼喂吼喂喂吼……
“船过三门峡,如过鬼门关”,在黄河大“几”字弯奔流向东的急流险滩上,这千百年来船工拉纤渡河的民歌《黄河船工号子》听来格外雄浑嘹亮。三门峡社科专家李鸿雁说,古老漕运河道里先民的智慧和汗水,就烙印在这声声呐喊中。
李鸿雁:我们当地是三省交界处,这个口音中会有山西的,还有一点点陕西的,也有我们当地豫西的,比如黄河是黄(huo),有点儿像蒲剧,而蒲剧就是陕西和山西交界处流行的,几棵树(读)几(kuo fu)。豫西地区口音,说话平淡,平声多,不好听,上下起伏不大,但是好懂,便于南来北往的客商们更容易听懂。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要让人听不懂怎么沟通?
三门峡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神门、鬼门、人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因此得名。然而,三门峡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划还只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此前上千年的历史中,这里一直被称作陕州,陕西的称谓正是因为它在陕州以西。
函谷关(中国古代关卡,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黄河流经崤函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语言习俗。河南省崤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管理员蔡保庄说,秦汉官话所记载的《完璧归赵》的典故,在如今的三门峡方言中依然能窥得一二。
蔡保庄:吃饭吃完了是“吃毕了”,干活干完了叫“干毕了”。在《完璧归赵》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这个“毕”字,也是同样的意思,一脉相承。《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陕州说“你坐我边干”,也是用的这个“干”。中午歇会,(说)“少寐一会”,讲的就是《诗经》里的语言。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从仰韶文明到函谷雄关,从假虞灭虢到秦赵会盟,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从未远去,它一直伴随我们的脚步一路前行,历久弥新。
《黄河船工号子》:天下黄河几道弯?几道弯里有桃园?桃园共有几棵树……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记者丨王泽华 齐鹤 崔军廷 张新昊 任江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1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
头条 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