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非遗到拯救城市书店,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丨面孔

时间:2023-03-09 17:22:02 来源: 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赵丹 张子琪/文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愿修炼千年,在西湖断桥边......”

2022年7月,在社交媒体上,粤剧名角曾小敏通过直播,上演了一场百转千回的《白蛇传·情》。

一时间,天南海北的戏迷都聚在了直播间里,同样被吸引的还有许多年轻人,他们纷纷留言说“刷进来都走不出去了。”直播间里人数越长越多,结束前突破了2200万人次。

在北京的张颐武教授也无意间刷到了这条新闻。作为活跃在互联网上,对社会事件比较关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粤剧通过互联网出圈的这件事引发了他的兴趣。

既然粤剧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通过互联网大放异彩,其他的非遗顺着这条路子也应该能走通。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的张颐武将互联网和非遗的“双向奔赴”写上了提案,期望能借此帮助非遗探索出新的道路。

3月7日晚,大象新闻记者连线张颐武。在经过了一天的忙碌之后,张颐武和我们聊了他的议案,以及工作之外的故事。

提案:用互联网给非遗和公益事业赋能

大象新闻: 2023年全国两会上,目前公开报道中关于您的声音有非遗保护、互联网公益等,什么触动了您今年关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张颐武:这两个提案都是基于我们的一些调研。比如非遗这个议题,我们想要借助互联网推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用直播这个新形式组成一个新的业态,帮助非遗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

我关注到这个话题是源于传统戏曲,现在不少小众的传统戏剧在传承上遇上了一些困难。这些剧种有不少传承人,比如粤剧,但是因为它比较小众,往往依赖于线下的小范围传播。疫情期间,这些剧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线下的演出没法继续,有些就利用了直播的方式,重新找到了活力和生机。不但把非遗独特的美传播了出去,还收获了更多的受众,让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都能帮助传播。

这些变化其实对于文化的传播,包括旅游的促进都有帮助。对于非遗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和意义,所以我希望它们能通过互联网健康发展,得到更好的传承。

互联网慈善公益则是在网络上一直十分活跃的话题,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亿⼈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慈善。我国的互联⽹公益的规模、效率、创新等都已⾛在全球前列,逐步形成互联⽹公益的“中国样本”。

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公益需要更好的管理和规范。比如互联网慈善需要加强公益透明度。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加强,然后做到财务的公开透明。管理的同时也不能“一刀切”,要让平台有创新的积极性。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促进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大象新闻:您还有其他关注的议题吗?

张颐武:我们民进党派内还有一个议题,大家提了一个这个关于乡村经理人的建议。就是在乡村里边的一些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的经济发展也活跃在市场中,他们现在急需一些专业方面的培训。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党派提出的关于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的议案。我们发现城市实体书店在运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也希望能保护实体书店,能让它们在城市中继续存在。所以在议案中提到了如何让书店这样的实体活起来,去服务更多的市民。另一方面这些书店也需要获得一些政府和社会的扶持,让它们能够继续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发挥作用。

日常:在兴趣里发现与研究的联结

大象新闻:您在互联网上一直比较活跃,在很多社会议题上都毫不掩饰地表达意见,您怎么看这些表达?

张颐武:实际上我比较关切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些新形态,这也和我的研究紧密相关。我们做文化研究,它本身就包含了对这些新形态的研究。

同时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关注社会议题也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我认为大学教师有三方面职能,一个是本职教学工作,一个是研究工作,另一个就是社会服务。因为现在的大学教师有关注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而我的研究专业领域和社会议题和社会事件息息相关,通过我所研究的内容对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也是把学术的一部分延伸出去。我觉得提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议题,更是个人的责任所在。

大象新闻:您个人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张颐武:我个人兴趣爱好很广泛,平常也喜欢打打乒乓球、跑步,有时间也会下下围棋,因下一盘棋时间太长,所以有时候也会在电脑上玩一下。

除此之外我很喜欢关注北京的风土文化,比如这个城市的特色饮食、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我也一直在搜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完全是出于我自己的一个爱好。

从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读老舍先生的书。一开始是从书里感知这个城市,后来就进入这里亲身体验。有时候我会去探访老胡同,感受历史的遗存。再去找一些关于它的文献记载,那时候人们生活的形态,从明清到民国,在这个都城中老百姓的生活和饮食文化。

对于这些爱好的研究,我也会写一些文章记录,这些能帮助我丰富生活。不经意间这些爱好还会帮助到我的工作,比如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在走访的过程中,也能意外地产生联结,有种触类旁通的惊喜,对我的生活也很有帮助。

著作:把警言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大象新闻:您这两年发表了哪些文章?最近的一部著作《年轻时》,被称作是解读人生的警语,您想通过这个书告诉年轻人什么?

张颐武:我这两年发表了很多关于专业研究上的文章。比如互联网的文化和新的发展变化,和直播的文化研究。另外在文学领域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一直持续在做。

《年轻时》是我2016年出版的一个随笔。这个内容我在微博里也一直在写,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收集中国的格言随笔的书,这类小说在明清时期有很多,也是一种中国的传统著作,就是记录一些关于人生感悟的格言。

比如《论语》就是这样一种著作,还有像《菜根谭》这种。我从大学的时候就很感兴趣,然后在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在北大图书馆里把这些相关的资料都复印了下来。在互联网上分享的时候还是感觉这些内容很有意思,所以就顺手写一些给大家分享,到后来就集结成书,到现在已经出版了两集了,后面收集第三集后还会继续出版。

我在做分享时发现很多人对这个感兴趣,刚好我收集了这些资源。大家喜欢说明对这些内容有需求,古人通过这些格言点了些生活的道理,比如教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处理人生的很多事情。不少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文章或许能帮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通过这些古人的人生感悟,也想带给年轻人一些价值和思考。

大象新闻:您今后有什么计划吗?比如著作上、学术上、互联网上。

张颐武:我依然保持在网络上分享态度和观点。同时我的研究工作也在继续,我近期还会做一本文学史的书,希望能有新意,有新角度,去做一本中国文学简史的介绍类的书。我也想通过这本书,把自己这么多年对中国文学史的一些心得传达给大家。

另一方面,我还会保持对当下文化的关注。这也是我研究的一个范围,当下文学和当下文化发展的新研究,也是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这两个内容就是我正在做的。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